1、最早的“爆竹”,是火烧竹子所发出的爆裂声。
《荆楚岁时记》载:“燃火投竹,爆破有声,能辟恶魔”。
2、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最早记叙了把硝石、硫磺、含炭物质混合在一起创造火药的“硫磺 伏火法”。
传说孙思邈曾隐居浏阳。浏阳城东历来有“孙隐崖”、“洗药桥”等地名,有“升冲观”(前两年重修)。如今还新建有“思邈公园”。
3、唐初,浏阳大瑶人李畋(生于公元601年)为驱除瘟疫,将火药装在竹筒中,用引线点燃起爆,发出更大的响声和浓烈烟雾,驱散山岚瘴气。这是“装硝爆竹”的雏形。
李畋因此被奉为“花炮始祖”。
4、宋代,民间开始用纸筒装裹火药,并用麻茎编结成串,做成“编炮”。
这种传统工艺一直延续近千年。
5、清康熙《浏阳县志》记载:“后人卷纸作筒,实以硝磺,名为大爆竹,馈遗者,号曰春雷。往岁小除夕,响声不绝。”
——在此,爆竹已广泛用于送旧迎新、婚丧嫁娶等场合。
6、清末民初,浏阳县城商人李熙雅“恢复和发展先祖失传技艺”,制作出焰火四射的“烟花”。
当时一个名为“地老鼠”的品种,一直流行到上个世纪末。
7、20世纪80年代初期,浏阳开始研制出具有国际水准的“礼花弹”,完成了由“玩具烟花”到“大型烟花”的飞跃。
此后,“浏阳花炮”频频亮相于国内国际的大型烟火表演, 让这个世界黑色的夜空光芒四射。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