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年底,国内能源价格风生水起。电煤价格松绑、天然气价格被政府调高、华南液化气因告急而连创历史最高价。这种价格放开的势头可能导致2006年中国的能源产品全面涨价。
某业内人士表示,在多重因素作用下,今年的能源价格不可能不涨。
2005 年12月27日似乎不应该被忘记。国家发改委对两大能源产品的价格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电煤价格由原先的政府干预措施,变为供需双方自主协商;新的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出台。
煤炭占据了国内三分之二的能源消费比重。今年开春的煤炭订货会上,僵持长达10天的电煤双方,从起初的寸步不让到最后“握手言和”,似乎注定了今年煤炭价格的上涨趋势。
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很有可能领涨。国际能源署资深分析师Jeff Brown预计2006 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将保持继续增长,明年的石油进口量至少将达到1000万桶/天的水平。美国能源部的能源署预测,国际油田开采的数量并没有明显提升,而世界主要国家对石油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长。2006年国际原油价将维持在64美元/桶左右,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综合上述因素,国内成品油价很有可能会向上调整。
天然气的价格变数已在去年年尾初露锋芒。发改委的相关通知表示,天然气出厂价格变为了政府指导价。不同档次的天然气价,也将按照供需双方的意愿进行浮动。由于天然气的比价是根据原油、煤炭等产品的价格来调整的,所以今年的原油价格继续攀升的话,天然气的价格也将上扬。
我国的天然气一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价格推高在情理之中。不过,西气东输气源则是特例,其出厂价格暂按现行政策执行。
瑞银原材料全球策略师贺培德(Peter Hickson)指出,不断上涨的商品价格主要是因为供应不足。液化气的价格变化则因素众多,很难完全归结于国际市场价格,炒作因素不容忽略。
电力方面,因为局部地区的上网电价开始实行竞争机制,也将有所波动。虽然上网电价波动的信号暂时无法传递到最终用户,但势必会影响相关的电力价格机制改革速度,如输配电价、销售电价等。所以电价上涨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