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预测
1.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向好
按照IMF的预测,2005年和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均在4.3%左右,这是国际经济增长中的相对高水平。其中发达国家从2005年的2.5%增加到2.7%,欧元区增长0.6个百分点;但美国从3.5%下降到2006年3.3%,下降0.2个百分点;日本则下降0.6个百分点,可谓喜忧参半。从大势判断,国际钢材市场总体向好。
2.国内经济运行平稳
2006年经济增速保持8.5%~9%左右。近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发布研究报告认为,2006年GDP为9%左右,消费价格涨幅低于3%,投资增幅可能略低于2005年,消费增幅会略有提高。预计2006年以后经济增速将回落到9%以下,在2009年左右达到周期性运行的谷底,“十一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速仍可能达到8%。
分析近几年投资、进出口及消费增长情况,从2001年以来的这轮增长持续了3年时间,尽管2005年前三个季度的增长速度仍然为9.4%,实际上2005年已进入周期性收缩阶段,投资与出口均出现回落,预计2006年将是这一轮周期的波峰,然后逐渐下滑。从大环境看,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计划的开局年,经济增长不会太低,估计GDP仍会高于8.5%。
综合分析后,我们预测2006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如表1。
表1 2006年主要宏观指标增长预测 单位:%
2004年 2005年预计 2006年预计
GDP 9.5 9.4 8.5-9
固定资产投资 25.8 22.9 18-20
工业生产 16.7 16 15.5
消费品零售总额 10.2 12.9 12
居民消费价格 3.9 1.9 2.1
出口 35.4 25.7 15
进口 36 16.1 17
3.铁矿石由供不应求向供求平衡转变
近年来国内黑色金属矿业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加大,2003年国内铁矿采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7亿元,2004年完成132.94亿元,同比增长165.5%,2005年1~10月累计投资达204亿元,增长率一直在80%以上,这将为未来几年矿石产能连续增长创造条件。
进口矿石方面,由于中国铁矿石需求的增加,国外主要矿石供应商也增加了产能扩建的投资力度。如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CVRD公司计划在今后5年投资62亿美元,加速对其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扩建,以巩固其世界头号铁矿石生产商的地位,计划到2007年产量调高至2.75亿吨,加上淡水河谷从别处购买并转售给客户的铁矿石产量,2007年总产量应会达到3亿吨,远高于2004年的2.11亿吨。全球主要矿石出口企业增产力度加大,将大大提高全球铁矿石的贸易量。初步估计,今后三到五年内,全球矿石产量将增加2.8亿吨。
从对国内外铁矿石供应增量分析中,可以认为供需基本平衡。但考虑到国外铁矿石企业的垄断地位,不排除2006年进口铁矿石合约价格上涨10%的可能。
4.主要下游行业的发展略低于粗钢产量增长
钢材下游用户主要是房地产、机械、家电、汽车等。2006年整体看,需求不会大涨,而且有所回落。
从房地产看,近几年房地产开发综合景气指数、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数等均呈回落走势,只有销售价格指数虽有回落但是仍处于近4年来的高位。但由于我国城镇化脚步的加快,人们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仍可能在20%以上。
从机械工业看,2005年4月份以来机械工业总产值呈缓慢而稳定增长态势,1~10月机械行业现价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率达20.25%。目前内需比较正常,出口势头强劲,预计2006年机械工业保持15%左右的增长速度。如2006年发电设备的订单仍处于高峰,整个电力装备制造业有望达到20%左右的增长速度,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望实现30%的增长速度,而通用机械制造业、机床工具行业预计增长速度将在15%~20%之间,因此,对钢材的需求总量仍将增加,而且制造发电设备所需的管板材、汽车用钢板、大型变压器所需的取向冷轧硅钢片、轴承用钢材等特种钢材供求矛盾仍比较大。
从汽车行业看,2005年汽车产量预计600万辆,比2004年增长15%,预计2006年汽车产量增长率有所下降,产量达630万辆,其中轿车突破300万辆。由于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供大于求的行业,国内汽车行业增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资源、环境的制约等阻碍了汽车行业更快的发展,也使其对钢材的需求增长不会高于2005年。
二、产业政策环境预测
1.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预测
2006年的调控政策,将被以结构调整为主,特别是调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取代。2005年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指出,2006年的调控政策仍将坚持有保有压的政策。“继续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发展改革系统将加强行业规划、产业政策与土地、信贷、环保、安全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
因此,2006年宏观调控既不会明显加强,也不会明显减弱,进行的依然是结构调整,实施的依然是有保有压政策,政府将通过各种市场、行政和法律等多种手段,鼓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限制资源消耗型行业发展。鼓励资源勘探和合理开发,限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多渠道支持科技投入,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2.钢铁产业发展和调控政策
国家发改委将在2006年颁布钢铁行业“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的年钢产量最高将控制在4.5亿吨。限制产能盲目增长和淘汰落后能力将在规划中有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通过严把土地批租和银行信贷两个闸门来规范投资秩序,把管理的关口前移,有效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
三、钢铁业发展趋势预测
1.钢铁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兼并重组是2006年钢铁产业发展的主旋律。继2005年米塔尔收购华菱管线、鞍本联合及河北南北两大集团合并重组后,2006年将继续兼并重组。目前,武钢与柳钢的重组已经挂牌,如果真正进入实施阶段的话,武钢成为2000~3000万吨的钢铁企业指日可待。
板材比更进一步提高。全国在建(含改扩建)热轧宽带钢轧机20套,冷轧宽带钢轧机31套,分别新增生产能力4770.5万吨和2558万吨。板材产量占钢材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中国钢材贸易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钢材出口虽然会受到全球反倾销的挑战,但是产能的扩张必然会在国际贸易上寻找出口,预计2006年我国有可能进入钢材净出口国家的行列。
2.2006年产能、产量预测
对于2006年的产量有几种预测。以2005年11月月产水平计算,2006年粗钢产量将达到3.66亿吨,钢材产量将达到3.97亿吨,比2005年分别增长5.0%和7.7%;而根据2006年钢铁生产经营目标预期座谈会各省市填报汇总的初步结果,2006年粗钢产量3.8亿吨,生铁3.57亿吨,钢材4亿吨。
我们认为,这一初步结果应该是比较偏低的预测。实际上从钢铁协会2006年生产经营预期情况座谈会了解的情况看,2006年大中型钢铁企业铁、钢及钢材产量均继续增长。各钢厂都想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多数企业应对2006年钢材市场的利器还是增加产量摊低固定成本。因此,2006年钢铁产量增长是无疑的,而且增长幅度不会低于10%。
3.钢材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从国际市场看,国际权威钢铁研究机构对2006年钢铁市场价格走势看法不尽相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2006年北美钢铁市场价格将有一定幅度的下滑,而欧洲钢铁市场价格将基本保持稳定,或有小幅上升趋势。对于亚洲和中国钢铁市场,各权威研究机构基于对中国钢市供需变化的不同理解而说法不一,但大多数认为中国钢铁市场钢材价格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低迷。
近期,国内外主要钢铁生产企业纷纷出台了2006年一季度的价格调整计划,其中宝钢和台湾中钢延续了始于2005年四季度的降价政策,下调了各类产品的价格,而欧洲部分钢铁企业则调高了主要产品的市场价格。各大钢铁企业的价格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主要权威研究机构对2006年钢铁市场价格趋势的预测。
从库存看,钢材市场上,不管是北京市场还是上海市场,建筑钢材的库存都在近三年的低位,考虑到年初房地产市场的起步,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应保持平稳,不大可能下跌。但是,从大中型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产成品存货看,2005年1~10月产成品存货占用资金5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产成品资金占用比上年同期增加142亿元,相当于增加了473万吨钢材库存(以1吨3000元计算),反映出钢铁企业产成品库存明显增加。这将会给2006年钢材价格带来一定压力。
从进出口形势看,2006年国内钢材供大于求的态势,将促使我国钢材出口增加,钢铁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加剧。目前美国对中国的焊管和线材提出了反倾销申诉,至少在2006年中国出口美国市场受阻,这将更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
从钢材历史价格看,2005年钢材价格已经下跌到2003年水平,这一价格区域已经运行了3年,加上成本的支撑,2006年价格有望在这一平台进行震荡整理。
4.2006年钢材市场、价格的综合分析
2005年预计GDP增长9.4%,钢铁需求实际增长大约20%。2006年9%左右的增长速度会造成多少钢铁需求,市场供求形势到底又会如何演变?首钢发展研究院对此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同社会上目前较流行的说法,即2006年钢铁需求将增长10%,总量3000~3500万吨,甚至更少一些,而产能将比2005年增加7000万吨左右,供大于求数量可能高达3500~4000万吨,将是严重的供大于求局面。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短期(起码2006年)内不可能有很大改变,如果根据2005年的趋势外推,2006年钢铁需求将会在15%甚至更高。那么,粗钢需求应会在2005年的基础上再增加6000万吨以上,全国粗钢需求量会达到4亿吨以上。此外,在长期供过于求、价格低迷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和大企业都可能会有减产甚至停产的举措,因此,虽然2006年总体上来说仍是供大于求的局面,但供求平衡关系可能不会像一些人估计的那么紧张。
具体到不同品种而言,2006年长材和板材有可能走出不同走势。最根本的原因是两条:(1)两部分市场的企业结构不同。长材生产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而板材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二者的经营标准、经营理念是完全不同的,减产、停产的损失也不同。(2)细分市场供求态势不同。2004~2005年板材投产项目较多,两年新建产能翻了一番,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增长,给板材市场造成巨大压力。而长材市场供给增长幅度相对较慢。2005年四季度热轧板和螺纹钢、线材几乎同价已经说明了这一点。2006年这一趋势有可能更加明显。
5.基本结论
(1)虽然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及房地产等下游产业对钢材需求小幅回落,但是需求依然保持在较高速度上的平稳增长。
(2)2006年钢铁工业的产能过剩更加突出。2006年粗钢产能以2005年11月日产量计算,将达到3.7亿吨以上,更大的可能是达到4亿吨以上产能,比2005年增长15%以上。
(3)2006年钢材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如果需求增长得到控制,全年钢材需求增长控制在10%左右,那么,2006年钢市将在2005年大幅度下跌后进入相对平衡状态。尤其是在2006年初期的钢材市场将以低位稳定为特征,年中将再现供过于求局面,价格重心将不断下移。另一种可能是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将延续近几年的走势,钢铁需求继续保持15%左右甚至更高的增长速度,那么,2006年钢市的供求可能不会那么紧缩。特别是,板材和长材市场有可能走出不同的行情,长材市场有可能提前走出反弹行情,而板材市场有可能全年处于低迷状态。
(4)中国钢铁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不可避免,只是转折的时点什么时候到来。严重的过剩问题将会在2007年或以后,对此,钢铁企业要密切注意有关事态发展,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