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换车时代闲步走来——访汽车市场分析师钟师
在中国,汽车还是装饰品
南都周刊:据统计,深圳购车三年以上的车主有近三成表示有换车意向,广州37%的购车者,北京近半购车者也都属于第二次购车,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钟师:随着时代的变迁,汽车产业的发展,陆陆续续的总会有人要淘汰旧车,购买新车。
实话说,前几年市民购买的车,款式单调,功能与配置也比较简单。现在的新车款式多样,功能也比较强大,配置也比较齐备舒适。新老车相比,反差很大。譬如2000年底上市的赛欧车,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家庭轿车的概念,那车型让当时的市场兴奋了好一阵子。而现在,每年上市的车型都有好几十种,让人眼花缭乱的。
在中国,汽车是一个装饰品,中国人爱面子,喜欢攀比,车更是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外在延伸。开着老车,车主会觉得很别扭。而在西方欧美等发达国家,汽车就是一个交通工具,开着老车也不会觉得丢人。在西方社会中,人更注重的是住房和生活质量的高低,车子没有装饰功能,或装饰功能不明显。
南都周刊: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消费者一般每4年换一次车。我国的家庭汽车井喷式购买大约是2002年,会不会出现一个换车高峰期?
钟师:到目前为止看,还没有这个迹象。一般而言,业内预计是在2008年奥运前后,中国会进入一个换车的集中时期,当然,这是指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
南都周刊:到时会不会也出现一种换车井喷式局面?
钟师:应该不会。这几年来,中国的汽车市场一直是增幅平稳,每年在20%左右,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这种势头会得到延续。与全球汽车市场相比,这一增长率就是令人兴奋的了。像2003年出现汽车销售年增长近60%的局面不大可能看到了。换车也是如此,只会是一种逐步而不是跳跃增长。
换车不会对城市交通构成压力
南都周刊: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是哪些原因驱使市民换车?
钟师: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是人均收入逐年增长,富裕人群增加。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达到了汽车基本消费标准,一些阶层的年均收入达到了1万美元以上。这些人都是稳定的换车群体。第二是如上面所说的,为了面子,老车陈旧,已不能代表车主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第三个是新老产品的性能、配置差异。老车已不能满足一些车主这方面的需求了。第四个原因是环保驱使,检车等方面的压力,但这个因素影响非常小。
南都周刊: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此多的车主要第二次购车,这会不会对我国大城市本来已经严重的城市交通和城市空气质量构成更大的压力?给人们出行带来更多的不便?
钟师: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大城市中淘汰的汽车,会进入二手车市场,其流向是一些中小城市,从而呈现一种有“梯度”的淘汰机制。只要旧车交易和流通足够顺畅,市场的力量会决定其由中心城市向外围扩散,不会对大城市的交通构成进一步的压力。
像上海实行的汽车牌照拍卖制度,车者只有花四五万块钱高价买到牌照,拿到汽车的使用权,才能购车。这一制度使得二次购车者往往选择把牌照留下,而把旧车甩卖到外地。
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对汽车的技术以及排放等的要求会更高,一些旧的车型会逐步被市场淘汰,只要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到位,事情只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政策与油价对换车的影响不大
南都周刊:我国一些大城市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汽车政策,比如限污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提高会不会影响一些车主购买新车?
钟师:总体看,对车市总量的影响不大,但对一些具体车型的销售可能有一些影响。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比如消费税,对一些排放量大的车型可能多征收一些,但对其他的车型可能少征收一些,此消彼长,不会对车市产生太大的影响。
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提高,也不好有太大的影响,因为现在的汽车年检标准是“老车老办法,新车新办法”,不会对老车主购买新车有很大的压力。
在这点上,中国与日本有很大的差别。日本对汽车环保的要求比较高,不断提升的环保压力会促使车主换车,因为过三四年后,汽车的年检非常麻烦,成本也非常高,还不如换一台新车。
南都周刊:近年来不断攀升的油价对车主的换车行为会不会产生影响?
钟师:会有一些影响,但影响并不是很大。近年来油价虽然在一路攀升,但汽车的价格却在呈现下降趋势。油价对汽车销售的负面作用一部分被车价下降综合掉了,这几年的车市也一直是逐步增长。
在当下中国社会,买车不见得是生活必需品,更多的是装饰品。油价高,可以少开一些,减少一些行车里程和使用频率,这样车的运作成本照样不会增加。现在很多车主购买法拉利的高级房车,平时也基本上都放在车库里,到需要“显摆”的场合才开出来。据我了解,现在在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市民也是通过少开,多搭乘公交来降低轿车运营成本的。
说白了,买不买车,换不换车是一个态度问题,而用不用车,用多少则是一个方法问题。(记者 陈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