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车轮上的民族驶向何方
洪浩 美国华文媒体编辑
十年前,我在亚利桑纳州念书的时候,经常开车去旁边加利福尼亚的洛杉矶见友人,来往穿梭数十次。在两州的交界处,有一处名叫夸塞特(Quartsite)的小镇,引起我的好奇。这地方,夏天的时候,街上空空荡荡,难见人影;而秋天之后,人口就与日俱增起来;到了入冬之际,小镇的居民可以达到上百万人。
夸塞特是一个典型的季节性城镇,当地人告诉我说,这里夏天气候炎热,气温经常超过摄氏40度,人口不过数百;而冬天时,这里的平均气温也有二十七八摄氏度,聚集的人群来自美国四面八方,大多是退了休的老人。他们开着那种独特的“房车”(Recreation Vehicle),上面有一房一厅,厕所浴室、电视音响一应俱全。小镇政府规划了井然有序的“停车场”,一车一位,车位便是门牌号码,“房车”开进去,落地熄火,埋锅开灶,车主便成为了这里的居民。
人们常说,美国是一个“坐在车轮上的民族” ,夸塞特的这种季节性迁徙现象,正是这一说法的最好例证。也有人说,进入20世纪之后,汽车彻底改变了美国的面貌,迅速涌动的汽车洪流成为美国特有的形象。这话一点都不假。在美国,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在从事与汽车相关的行业,全美总共有3万名汽车销售商,10万间汽车修理厂,3500家汽车制造厂,为社会提供1200万个工作机会。美国这样一个2.6亿人口的国家,有将近2亿部汽车,一个美国人每1元的支出中,就有1角2分用于汽车上,还得将住宅的13%用来安置他的汽车。
美国人爱车,为汽车赋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成为美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为人们带来方便,带来自由,带来速度和力量;美国文化崇尚个体价值,没有户籍制度,随意迁徙,美国国家精神的核心是个人主义,而汽车则是私人空间的延伸。除了旅行和日常交通之用,美国人在车里办公,在车里吃饭,在车里看电影,平均将一生十分之一的时间消耗在汽车里,可以说,汽车为个体价值带来必不可少的补充。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民意调查,“男人最不能出借的东西”,结果第一是妻子,第二就是汽车。也有其它类似的调查,将汽车排在妻子之前,大概是因为随机调查群不同所致。不管谁先谁后,两个的百分比都很接近,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以汽车为首选的,足可以看出汽车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据统计,一个美国人从16岁拿到驾驶执照以后,一生大约要换十辆车,其中三部新车,其它是二手车,平均换车时间是3年半。前面提到的“房车”,基本上是中下收入阶层一辈子最后一部车了。
美国人换车时的考虑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如年龄段,经济能力、家庭背景、职业需要等等。年轻时经济能力有限,普通人会选择一些低档的车型,单身男女更青睐双门车和低档跑车;成年后结婚生子,四门家庭车便会取而代之,孩子多的家庭更有六门厢车可以选择;老年人比较喜爱宽大稳健的高档车,这不仅与他们的收入有关,更是一种安全考虑。
对于人口占大多数的中产阶级来说,汽车的实用性一直是选择换车时的重要指标。美国人讲求实用,不会因注重面子而炫耀。我的一位大学教授,50多岁了,换过8部车,没有一部是新车,最贵的一部也才花了3000美金。他的口头禅是:买房是投资,买车是消费,汽车是工具,能开动就行。他和学校另外几个教授住得较近,平日开一辆车一起上下班,轮流用各自的车。
讲求实用的另一个效应,就是美国人在选择汽车的时候,很少为爱国主义所限制。日韩汽车由于省油、耐久等实用优势,被美国人所接受,近十年来在美国市场所占比例逐年递增。80年代末,美日贸易逆差增大到最高时,美国汽车业因为不景气,曾号召国人抵制“日货”,根本没有什么效果。对于一个自由市场经济和尊重个人价值的国家来说,老百姓以个人利益选择消费,不是什么爱国运动可以改变得了的。中国生产的汽车2005年首次参加了美国汽车展,并计划于2007年打入美国,届时,美国人不会因为中美双方政府之间的摩擦而抵制“华”货,能否在美国市场上立足,关键在于汽车本身,性能和价格的比率是否能使自己成为物有所值的抢手货,是最重要的因素。
虽然除了少数富豪之外,很少有人以车子的型号作为身份的标志,但上班族在选择买车和换车时,“办公室政治”也是他们考虑的一个因素。一些帮助找工作的公司在职业介绍和职场培训时,都会谆谆告诫,要注意观察周围相同级别同事们平时开什么型号的车子,不要鹤立鸡群与众不同,更不要比上司的车还豪华,否则会影响你在公司里的人际关系和升迁机会。
2005年开始,世界油价飙升,美国也不例外,这多多少少影响了美国人更换汽车时的选择。刚刚出笼的2006年第一季度汽车销售调查中就显示,90年代一度畅销的SUV销量直线下降,高档豪华车也比去年同期少卖了10%。
油价的上升还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石油作为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局限性,而逐渐增强的环保意识,也使得那些开高油耗豪华车的人不再受到瞩目。在好莱坞影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电动汽车和其它燃料驱动车感兴趣,这恐怕将会是引领美国汽车市场未来几十年的新时尚和新趋势。(本组策划 张东生 吴金 执行 苏岭 陈建利)
信息来源: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