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于近日出台、并于8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食用油新标准,对于包括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等8种传统食用植物油的“压榨”与“浸出”工艺有了强制性要求。专家分析认为,这将对我国食用油生产企业和大豆期现货市场产生较大冲击和深远影响。
据介绍,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油脂加工企业采用“压榨”法,与国际上通行的“浸出”法先进工艺相比,“压榨”法出油率低、生产成本高。近年来,国外大型的油脂加工企业登陆中国,均采用“浸出”法提取豆油,采用“压榨”法生产豆油的国内中小型企业,迫于竞争压力和成本效益,不得不向“浸出”法过渡。
新颁布的食用油标准通过限制低效率的“压榨”型油脂企业、提高准入门槛,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将推动国内油脂加工企业结构调整和重组,一大批中小油厂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对中国业已过剩的压榨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调整作用。由于买家数量减少、渠道稳定,大豆价格被哄抬起来的可能性减小,有利于大型油脂加工企业平稳收购大豆,发挥资源优势。豆农涨时惜售、跌时狂抛的心态也会有所改善,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引导理性经营,大豆买卖价格将趋于合理,总体上将稳中趋降。
新标准出台后,如果国内油脂加工企业的总产能平均减少10%,黑龙江138家油厂的产能将减少80至110万吨左右,会有相当多的大豆货源流向大型油厂。长期来看新标准导致的产能减少,对豆粕和豆油市场的影响不会很大。但是在产能调整和转移过程中,豆粕,豆油的价格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振荡波动,预计不会拉动现货大豆的价格。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