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机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了农机新机具推广力度,取得了较好成效。当前,重庆市农机推广工作形势喜人,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十分高涨,发展势头相当强劲。全市农机推广步伐明显加快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农机已成迫切需要
首先,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口的增加,农业生产劳动力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群众迫切需要使用农业机械,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其次,党和政府“两减三补”等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投资生产的积极性。再次,近年来农机产品的质量逐步提高、价格持续走低、技术培训等售后服务工作不断加强,不但使农民买得起,而且用得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群众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热情。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工作,把提高农机化水平作为提高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并列为区县政府目标考核的重点指标。为了加快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各区县党委政府加强了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农机化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农业机械化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特别是许多乡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民群众对农业机械的迫切需求,通过现场推广、对比分析以及配套补助等积极措施,因势利导地引导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涪陵、秀山、铜梁等25个区县财政配套补贴均在10%以上,有的高达20%;綦江、丰都、南川、武隆等区县还落实发放了农机推广工作经费。
刚刚闭幕的中共重庆市委二届七次全委会,专题研究部署了“三农”工作,农业机械化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会上不少同志认为,重庆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环境和经济基础已经具备,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尽快促进农机装备上规模、农业机械化水平上台阶。市委书记黄镇东、市长王鸿举对农业机械化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抓好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区县建设,完善农机服务机制,推广以机耕机收为重点的机械化作业,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会通过的《市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决定》,将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加大农机推广和服务力度,保持连续稳定的购机补贴政策;改造和维护农村机电提灌设施,实现粮食主产区能排能灌,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机部门加大工作力度
为了把农机推广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到切实好处,重庆市各级农机部门全面加强了工作力度。首先,加大了宣传力度。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全市共召开推广会、现场演示会近千次,吸引了近10万农民参加,印发各种宣传资料10多万份。涪陵等区县坚持在每一个乡镇都举行现场会,綦江等区县还把现场会开到了村社。其次,加大了培训力度。为了让农民“买得起、用得好”,农机部门和农机企业组织技术人员加强了对机手的技术培训,据调查,仅涪陵区就培训机手2000多人次。再次,加大了服务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组织机耕服务队330多个,组织农机技术人员2500多人,组织农机专业户17000多户,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确保了推广机具的正常使用。此外,加大了监管力度。重庆市建立并完善了审核审批制度、购机补贴档案、受益公示制度,并通过加强对推广机具质量的跟踪调查,督促企业增强质量意识,搞好售后服务,维护购机户的正当利益。
跨区机收新举措
为了迎战今年的“三夏”跨区机收大战,重庆市委市政府将“农业机械跨区作业助农增收工程”列入一年一报的“民心工程”。“农业机械跨区作业助农增收工程”又成为“三三三工程”,即计划引进外地联合收割机300台.实现跨区水稻机收35万亩,为农民节约收割成本3千万元。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推开,并取得一定成果。通过日前在南昌举办的“长江流域跨区机收协调会”,重庆市已与外地签订合约,引进了580台外地收割机。今后还将与各地加强联系,同时督促市内各区、县积极开展跨区机收工作,为农民和机收提供优质的服务。此外,市农机、交通、公安部门已联合向各区县发出通知,要求各公路收费单位,严格执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对进行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市农机管理局正积极组织有关重点作业区县,尽快落实好机收田块、机具维修、零配件和油料供应、后勤保障等工作,为外来机手创造作业条件,确保机子引得进、能作业。同时,逐年扩大引机入渝规模,并积极组织本地联合收割机跨区县作业,迅速提高全市机收作业水平。力争让现代农业机具的优势在“三夏”时节得到最大发挥,让跨区机收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高速公路。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到5月底,重庆市已推广耕整机7500台,是2004年全年推广数的1.75倍,超额完成2005年年度指导计划预定目标;农户申购高性能联合收割机80多台,经过严格审查,目前已批准购买了40多台。农业机械推广进入快速增长期,相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还将继续保持。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2005、6、13 (杨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