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多月,就是端午节了,大家去购买粽子时可要小心,因为看起来翠绿的粽子有的并不是鲜粽叶包制,而是返青粽叶包的,很有可能是用工业硫酸铜或工业氯化铜浸泡过。这种浸泡过的返青粽叶里面到底有多少有害物质呢?
翠绿色速冻粽子流行
记者在上塘路、建国路、凤起路的多家大型超市速冻食品柜台看到,每个超市都有多个品牌的散装速冻小粽子,不同品牌使用的粽叶颜色明显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发黄发暗的粽叶,一类是青绿或者翠绿的粽叶,两类颜色的粽子在各家超市基本各占一半,其中有一个暗黄色粽叶的品牌还在其产品上标注了“拒绝返青粽叶”字样。现场观察到,一些消费者在购买粽子时往往更喜欢那些色彩翠绿漂亮的粽子。
我们在这些超市购买了四个品牌的散装速冻粽子,其中两个品牌的粽叶呈暗黄色,两个品牌的粽叶呈翠绿色。这些粽子被送往浙江方圆检测集团理化检测中心,检测可能导致粽叶偏发绿的铜的含量。
铜含量超过普通粽叶50多倍
根据浙江方圆检测集团出具的检测报告,在两个呈暗黄色的粽叶中,一个铜含量为10mg/kg,一个铜含量为7mg/kg。而在两个呈翠绿色的粽叶中,一个铜含量为455mg/kg,一个铜含量为525mg/kg。也就是说,后两者铜含量是前两者的50多倍。
据浙江方圆检测集团理化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张东雷介绍,自然风干的粽叶中铜含量一般在10mg/kg左右,产地不同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但含铜量过高的粽叶不排除使用化工原料加工的可能。
据了解,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粽子的国家强制标准,在商务部颁布的SB/T10377-2004《粽子》行业标准中,对粽叶的要求是“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处理”,但未对“有毒有害物质”作出明确限定。另外,GB15199-1994《食品中铜的限量卫生标准》中国家强制标准规定,粮食类食品中铜的含量应小于或等于10mg/kg,如果参照这一标准,“返青粽叶”中铜含量就超标50倍以上。
超量摄入可致慢性铜中毒
虽然我们吃粽子的时候都会把粽叶剥掉,但据张东雷介绍,铜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元素,在长时间高温蒸煮粽子的过程中,附着在用化学方法加工过的粽叶上的铜离子会游离出来,一部分进入水中,一部分进入米饭或者馅料中。
浙江大学毒理与营养卫生教研室副教授冯磊说,一个成年人一天合理的铜摄入量是2mg,极限承受量是8mg,如果经常超过这个量摄入体内,就会引起慢性铜中毒,主要症状是腹痛、溶血性贫血、心血管疾病、肝中毒,严重的可导致肝、肾功能衰竭。
以一片粽叶20g的重量计算,在每片铜含量为500mg/kg的粽叶中就含有10mg铜,即使只有一部分铜游离到米饭或馅料中,对人体来说,也很易引起超量。
针对有些媒体报道的铜过量可能导致癌变的说法,冯磊说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把铜作为致癌因子。
多系硫酸铜染制
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经理李红伟说,粽叶的采摘期在7月到10月间,采摘后的粽叶要经过自然风干后才可以保存,这种自然风干的粽叶一般呈暗黄色,目前还没有技术可让新鲜粽叶长期保存。粽子一般都要经过两次高温蒸煮后才可以上市销售,即使是用新鲜粽叶包制的粽子,在经过高温蒸煮后也不可能继续保持鲜绿色。据他所知,现在市面上销售的“返青粽叶”粽子多是用硫酸铜回染而成,因为铜离子附着在粽叶上使其显绿色。
浙江省食品添加剂工业协会理事、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毛建卫也说,目前除了叶绿素铜钠以外,几乎没有把铜作为主要原料的食品添加剂或食品染色剂,即使是叶绿素铜钠,其使用范围中也不包括粽叶。
而浙江莫干山食业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俞根荣也表示,每公斤叶绿素铜钠要600多元,着色率很低;普通硫酸铜只要几十元一公斤,着色容易,现在生产粽叶的多为家庭作坊,不大可能用高价叶绿素铜钠来加工粽叶。
图的是好卖相
李红伟说,“返青粽叶”已经出现了相当长的时间,因为其卖相好,一直比用正常粽叶包制的粽子畅销。
上塘路上一家超市的粽子促销员也表示,该超市的“返青粽叶”粽子常常卖断货,而其他粽子则少人问津。
冯磊提醒消费者,无论“返青粽叶”是以哪种化学原料加工出来的,在购买粽子时,尽量不要选那些颜色鲜绿的产品,毕竟,安全要比美观更重要。(来源: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