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令人吃惊的清单。
药价虚高尽人皆知,但里边的“猫腻”究竟有多大?这份采自四川一贫困县的药品回扣清单,让人为之愕然。
清单所列药品如果标明生产厂家、规格、剂型等内容,做比较将更科学,但表中披
露的一些数据,足已显示出药品回扣的毒瘤侵蚀药品流通领域的严重性。
清单显示,医院的零售价动辄比市场药店高出数倍,最低的罗红霉素分散片两者价差为1.6倍,最高的那琦针比率则达到92倍,价差之大超乎想象。而药贩子所给回扣,一般占市场药价的一半以上,最高的西米替丁针、那琦针则达到10倍、14倍。
据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医院原外科医生肖启伟介绍,他原来所在的医院开出的处方百分之八九十有回扣药,而普药基本不用,因此老百姓看一次病花个几百元就成了寻常事。
药品回扣在医院零售价中所占的比重偏大,表明医院的经营价值取向发生严重错位。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学教研室主任王岳副教授说:“公立医院本来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但由于政府的补偿机制不到位,医院已经习惯靠药品支撑经营和开销。有的医院药品收入几乎占到业务总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毫不夸张地说,药品的进销差价率是医院确保盈利的关键,以药养医,使违背价值规律的恶意加价成为医院的‘生命线’。”
同一种药品,为何医院与市场的零售价格如此离谱?专家表示,一是目前药品采购未明确采购数量和回款时间,导致临床促销愈演愈烈。而凡是处方药品就不得不加大促销力度,价格也自然居高不下。其二,医院销售药品实为“赊销”。大部分医院的回款周期都在3个月至半年左右,企业在报价时往往将最晚回款的信贷成本打入药价。
细究这份清单,还会发现,即使扣除医院和医生所收回扣,医院的零售价仍然大大高于市场零售价。记者曾就这份清单向北京多家医疗机构求证,得到的结果竟然是:所列药品的医院零售价并未超过有关部门规定的最高限价。难怪有业内人士说:“我们不拿回扣,老百姓照样买不到便宜药!”那么,中间的利润究竟让谁拿去了?药品回扣滋生的根源到底在哪里?(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