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Macquarie 研究机构的一份报告称,2006年1月-4月印度纺织品对美出口维持稳定,但价格增长幅度低于中国。主要原因是2005上半年中国价格锐减,导致基点很低。
印度对美出口数量增长12%,金额增长18%。中国同期出口金额增长3.04%。据棉纺织出口促进局(Texprocil)称,中国服装出口也猛降12.30%。
据 Alok 业内的一位高级官员称,基本织物或染色织物面临与中国的价格竞争压力。床单枕套和成品包含更多创新原色和附加值,因此没有价格压力。如果单价下跌,最大的可能是产品多元化所致。
报告进一步指出,印度在后配额时期的表现稳定,有助于提高美国市场份额。印度现在的市场份额已经提高至6.7%。创新集团执行董事 Rahul Mehta 说:“随着配额的取消,不再有配额费用。许多较低价格的产品现在来自较低成本的生产国家。印度则主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因此,当近10年的利润至少缩水 10%的时候,我们的价格却非常好。”
美国进口的印度纱(所有纤维)增长192.97%,织物(所有纤维)增长27.62%。同时,进口中国的同类产品中,纱增长193.60%,织物增长11.18%。进口的印度成品仅增长1.17%,进口的中国成品增长11.02%。
就织物来说,印度表现出大幅增长的能力,尤其是针织面料增长126%,棉针织品增长251%, 情况类似于棉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