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存在着数万个性质各异、规模不等、类型不同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活跃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并对美国社会的这些领域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让中国人感觉最直接
的,是他们在对华贸易决策中所产生的强烈影响。
在美国众多的利益集团中,能够在对华贸易政策决定上产生影响的主要有:联邦政府系统的立法机构(国会)、行政机构(白宫)、司法机构(法院);与对华贸易有关的商业利益集团,如全美制造商协会、美国商会、美中贸易企业界联合会等;美国的政党组织--共和党、民主党;出于政治目的或想获取非物质性利益的非商业团体,这类团体主要有环保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美国分部)、宗教组织(如美国基督教协会)、劳工组织(美国产联-劳联)等。
从总体上说,白宫在对华贸易政策方面采取较为务实的态度,但这种务实的程度却受国内政治气氛的左右和总统本人的政治观点的支配。一般情形下,经济利益被白宫放在对华贸易政策目标的首位,但与国会的对华贸易政策目标定位又有所区别。
在商业利益集团中,随着美国对华贸易和投资的不断扩大,一些大企业、大公司和财团在对华贸易政策的决定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如美国商会、美中企业家理事会、美中贸易企业界联合会等组织,在对华贸易关系上主张实行积极、务实的对华贸易政策,并为推动这种政策的通过发挥积极作用。这些商业利益团体的成员中,像波音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安利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这样的大企业,都曾积极主张与中国保持正常的贸易关系,反对单方面对中国进行制裁。当然,也有某些商业利益集团主张推行一种严厉的对华贸易政策,如美国计算机软件联盟、美国大豆协会、北美小麦协会、全国猪肉生产商协会等组织强烈要求政府向中国传递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开放更多农产品市场的强烈信号。另外,美国制造商协会、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等机构及其成员,强烈要求政府提高中国产品进入壁垒,主张保留纺织品进口的配额,同时要求政府扩大非关税壁垒。
在美国的商业利益集团中,主张实行积极、务实的对华贸易政策的企业组织,并不愿在对华问题上有过多的政治表态,以免被舆论界攻击为"为小利而牺牲人权原则",损坏自己在美国的形象;而主张推行严厉对华贸易政策的某些组织,却可以以"公平贸易原则"为幌子、以"促使中国尽快实现真正的市场化"为理由,进行高调的游说活动。这也表明,在美国,推行严厉的对华贸易政策及将之与政治问题相挂钩符合美国的政治传统与氛围,因而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而要实施一种积极的、务实的、与政治问题相脱钩的对华贸易政策则面临一系列强大的反对力量和面对众多的对立因素,因而具有更高的实施成本。
从总体上讲,美国的环保组织、宗教组织、劳工组织等非商业团体在对华贸易问题上强调政治利益和其他非物质性利益,要求在对华贸易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确保其遵守"国际惯例"及符合美国的"公平贸易"原则。他们反对在对华贸易问题上过于强调"经济利益"而忽略了"政治利益"或弱化了"美国的标准 "。在中国的入世问题上,他们基本上扮演了反对派的角色。美国的消费者是美中贸易的受惠者,因而美国消费者协会一直主张实施积极、务实的对华贸易政策,但其人员分散,组织程度低下,因而较难组织起统一、有效的集体行动。美国的大众传播媒体独立于政府组织,但却与政府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治领导人的行为和政府的决策,因而被称为美国政治体制中"三权鼎立"以外的第四个权力中心。大众传播媒体在声称其独立性的同时,又与各种利益集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关系的存在使得美国的大众传媒实际上成为某些利益团体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