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青海省纤维检验局对西宁地区2006年度针织内衣质量状况抽样检验工作结束,近百个品牌的125批次男、女款式及儿童的针织内衣检验总合格率为60.8%,各项指标全部符合标准规定的仅为抽检产品总批次的33.6%。其中,涉及人身安全性的技术指标甲醛含量及PH值全部合格,而商品成分标志、染色牢度仍存在一些问题。
记者从青海省纤维检验局了解到,此次抽样检验的技术指标有八项,分别是纤维含量、顶破强力、甲醛含量、水洗尺寸变化率、染色牢度、外观质量、 PH值和号型。通过检验发现,我省市场上销售的内衣存在的问题较多,针织内衣中存在的严重缺陷问题占总不符合率的65.06%,主要是成分标志与实测结果不符,即产品的标志中标注了纤维成分和含量,但经检验发现,其所标注的成分和含量与实际检测结果不符,有一些产品的成分含量出入很大,例如,有些产品标志中标注的是纯棉,而实测结果却含有化纤成分。
同时,水洗尺寸变化率、弹子顶破强力、染色牢度等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其中,水洗尺寸变化率的问题非常突出,不合格品率占总不符合率的 63.27%,比2005年上升4.04%;顶破强力的不合格品率占总不符合率的28.57%,比2005年上升12.8%。据悉,水洗尺寸变化率、弹子顶破强力、染色牢度在国家标准GB/T8878- 2002《棉针织内衣》中明确规定了标准值范围,并确定这三项指标均为主要考核指标,但经检测发现,我省市场上部分产品三项指标的实测值均不符合标准值范围。
青海省纤维检验局针对在此次检验中存在问题的商品,向各经销商提出了整改要求,要求其商品在下次上柜前要进行报验。同时要求商场进行监督,经检验合格后的商品方可上市销售,并及时向生产厂家反馈信息,确保所经销商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