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成为全国著名茧丝基地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近日,鹿寨县提出用五年时间,实现全县桑园30万亩,年产鲜茧4000至5000吨,桑蚕产业加工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的目标,使该县成为全国著名的茧丝生产基地。这是鹿寨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打造南方茧丝绸加工贸易中心,全力做大做强做优桑蚕产业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十五”期间,鹿寨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制定了桑蚕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抓好落实,使全县桑园面积、原料茧产量每年均保持大幅度增长。到2005年已经建成投产5家公司、6个厂、拥有38组自动缫丝生产线的加工规模,建有43家持证经营鲜茧烘烤厂,缫丝企业总体规模和加工能力居广西各县(市)的首位。2005年6月,鹿寨县还成功引进“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创办了“嘉兴市中丝现代物流有限公司鹿寨分公司”,公司以“质押贷款”方式收贮缫丝企业的干茧,为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贷款难”问题。

目前,鹿寨县正在新建、扩建缫丝企业3家共16组,2006年全县投产自动缫丝生产线可达到54组:世界500强企业——“古典(国际)有限公司”已经签约落户鹿寨,投资建设包括缫丝、捻线、织绸、印染、高尚家居丝绸装饰系列产品的“古典(鹿寨)有限公司”。此外,首期投资2000万元、建设5 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中国南方(广西·柳州)丝绸工业园”和“广西三协物流仓储交易中心”正在加紧规划建设。

这几年,鹿寨县大力推行良种良法,进一步加强桑蚕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工作,加快推广以“猪-沼-桑-蚕”为核心的生态桑园建设模式,严格控制蜕皮激素的滥用。对新植桑园、小蚕共育、简易蚕台省力化养殖、方格簇、病毒病综合防治等方面通过建立示范样板,全面推行标准化技术管理,提高蚕茧单产和品质。

同时,鹿寨县紧紧盯住蚕茧精深加工,进一步提升桑蚕业的产业发展层次水平,由“十五”期间的丝纺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基地变为丝纺制成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业产业升级,形成种桑养蚕和蚕丝、丝纺加工业一体化的贸工农联动发展格局,突出桑蚕业的优势主导产业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