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中国,有史可考的第一次规模较大的文献编纂活动是汉成帝时由刘向总其成的文献整理编纂工作。( )
2.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亦即档案馆的编研工作。 ( )
3. 在查找档案文献时,仅依靠检索工具为指南是很不够的。( )
4.当不同材料中存在着对立的观点时,编者应通过认真考虑选择其中较正确的材料。 ( )
5.应从“足本”、“精本”、“旧本”三方面来衡量“善本”的观点是张之洞提出来。 ( )
6.通过考察征引鉴别档案文献真伪,即通过研究被鉴别的档案文献中引用其他文献的情况来鉴别其真伪。 ( )
7.对档案文献进行加工的目的,归根结底京是为了保证档案文献的可据性和可读性。 ( )
8.“文献”概念最早见《文献通考》一书。 ( )
9.将档案内容按其原有的文字和格式转达到档案文献出版物上,但不保留其原迹,称为规范字式。 ( )
10.书籍是装帧设计、版式设计、美术设计指的是同一个问题。(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是《 》 ( )。
A.中国大百科全书 B.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 C.文献工作术语国际标准 D. 数据处理用术语国际标准
2.汇编内查考性材料包括备考、 、年表和凡例 ( )。
A.目录 B.索引 C.插图 D.书目
3.档案文献编纂选题的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保存有阐明这个题目的 ( )。
A.文献 B.档案 C.资料 D. 情报
4.选材时,即要选择反映局部情况的材料,又要选择反映全局情况的材料,这就叫作 ( )
A.正反结合 B.虚实结合 C.点面结合 D.兼收并蓄
5.对档案文献的加工,即对档案文献的文字、 、图形以及款式等外型特征进行必要的技术性处理。 ( )
A.内容 B.标题 C.符号 D.载体
6.档案文献的特点,一是原始性,二是 ( )
A.记录性 B.第一手材料 C.权威性 D. 知识性
7.制定 是对档案文献编纂工作进行宏观指导与控制的重要手段。 ( )
A.选题计划 B.选题规划 C.选题论证 D. 选题优化
8.清人 认为,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二精本,三旧本。 ( )
A.章学诚 B.叶德辉 C.张之洞 D.康有为
9.陈垣先生称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为 ( )
A.活校法 B.本校法 C.他校法 D.理校法
10.帮助读者概括了解文献、启发读者正确文献,是标题的 作用。 ( )
A.指代 B.提示 C.编序 D.著录
11.决定汇编编体例的主要依据是 ( )
A.题目的客观内容 B.选入的档案文献的特点 C.汇编的目的 D.编排的思想性要求
12.在封建社会书写应避讳的文字时,如果缺一字开头部分,属于( )
A.改字法 B.缺笔法 C.拆字法 D.空字法
13.我国古代形成关于注释的专门学问,称作 ()
A.注释学B.章句学C.考据学D.训诂学
14.人名注释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是,凡文献中所涉及的人物是以()形式出现的,应一律注出本名。
A.化名B.笔名C.别名D.别号
15.将已经收录和未经收录的与本汇编题目有关的重要文献列出书目,并对这些文献的内容加以评介,即为()
A.题解B.目录C.解题D.书目解题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由中央档案馆编纂的档案文献汇编有 ( )
A.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 B.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C.中国近代革命史资料丛刊 D.中共党史资料丛书 E. 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
2.从特定反映者的角度选题的具体角度可以有 ( )
A.会议 B.历史时期 C. 问题D.人物 E. 政权
3.以缩微胶卷形式出版档案文献特别适合于以下情况 ( )
A.题目卷帙浩繁 B.档案整理基础好 C. 原件记录清晰D.发行数量大 E. 发行数量小
4.在人物评述注释中注明“时任”的要求为 ( )
A.介绍其人全部任职 B.介绍与该文形成期间有关的任职 C.介绍与该文历史背景有关的任职
D. 介绍与该文所述事实有关的任职E. 注明文件公布时该人的职务
5.讹文也称 ( )
A.衍文 B.舛文 C.阙文 D.误字 E.夺文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元人___________在解释文献一词时认为,叙事为文,论事为献。
2.汉代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业编成的《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综合性分类目录。
3. 在我国,最早指出_____________与史书的区别与联系者,当推刘知几。
4. 不完全局限于狭义的现实急需,而主要着眼于__________建设性的题目,在档案文献编纂选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5.在选题决策中,经济效益一定要服从___________,这是必须慎重处理的原则性问题。
6. 档案文献的“复选”这一步要求“___________”。
7. 私人文件的选本,应优先考虑作者亲笔手稿中的最后_______为编纂公布的文本,修订稿次之。
8. 所谓文献___________,严格地讲,只是指那些混入文献中的伪造、假托的东西。
9. 在封建社会,为贤者讳主要指在行文中不得直书___________之名。
10.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是根据形成档案文献的_______分类编排的。
11. 马克思主义______________为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必要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明太祖____________曾亲自主持《明大诰》这部刑法案例汇编的公布工作,并为它撰写了序言。
13.题目确定以后,要顺利进行具体的编纂工作,关键在于编者关于该题目的__________是否适应编纂工作的需要。
14.档案文献最基本的排列方法是按___________顺序排列,有时为突出档案文献的价值和编排的思想倾向性,也可以结合考虑按重要程度、按正面与反面文件及按正附件等方法排列。
15.在封建社会,行文时要为尊者讳,所谓尊才首推_________及其列祖列宗。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汇编体例
2.总集
3.选材大纲
4.庙讳
六、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供利用的特点。
2.简述对哪些材料应注意结合选用。
3.简述按语的主要内容。
七、论述题(15分)
试述章学诚史料编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