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备出预测肝癌转移分子模型

王朝电脑技术·作者佚名  2006-0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科研人员在著名肝癌研究专家汤钊猷院士领衔,钦伦秀、叶青海教授负责“肝癌转移复发预测研究小组”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王心伟研究员合作完成“应用基因表达谱预测肝细胞癌转移” 重要成果。该科研成果发表在2003年3月1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有关专家认为,这项创新性研究成果为肝癌转移复发的临床预测与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表明我国肝癌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肝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全世界每年约40万人死于肝癌,其中我国占了一半以上。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 40%左右,但仍有一半左右的病人手术后出现转移复发。如何早期预测、早期发现可能出现转移复发的病人,并给予及时的预防与治疗,是进一步延长肝癌病人生存的关键所在。为此,钦伦秀、叶青海和王心伟等研究人员在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建立高转移潜能的人肝癌裸鼠模型和细胞系、发现染色体Sp的缺乏和肝癌转移有关的一系列研究基础上,应用先进的基因芯片技术,从1万多个基因中筛选出153个与肝癌转移相关的基因,在世界上率先制备能正确预测肝癌病人有无转移的分子模型,并进一步证实骨桥蛋白可作为判断肝癌愈后的指标和治疗靶点。

据介绍,运用预测肝癌病人转移分子模型,是先取病人的肿瘤组织,进行癌症相关的基因分析并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与模型对比,即能判断肝癌转移的可能性,其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