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7年的研究,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从一种生活在深海里的大型经济鱼类——“角燕”体内提取的活性组分,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这一发现为人们开发抗肿瘤的新药奠定了基础,国家知识产权局目前已受理了这一原创性研究的两项专利申请。
“角燕”又名蝠鲼,是一种可供食用的深海大型软骨鱼类。我国沿海地区民间很早以前就发现了角燕的药用价值,但主要将其用于治疗麻疹、牙痛、咽喉痛、痢疾、疮疥、跌打损伤、乳腺炎及妇科等疾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和上海澳博海洋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化分离分析手段,从角燕的头部成功地提取出活性组分,然后将活性组分与子宫颈癌细胞、肝癌细胞、胃癌细胞分别放在培养皿中一起培养,同时将活性组分与正常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放在一起培养作为对照。48小时以后,科研人员观察到,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了明显抑制,而正常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则没有受到影响。
为进一步验证角燕活性组分的功能,科研人员又在小鼠体内进行了实验。科研人员还发现,角燕的活性组分对小鼠的机体免疫功能也具有调节作用,能明显增加小鼠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活性。
“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均表明,角燕的活性组分具有良好的新药开发前景,目前正在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最终开发出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沈先荣博士介绍说:
“由于角燕等海洋生物常年生活在高压、高盐、极酸、极碱、极热、极冷、低营养、少光照或无光照等特殊生态环境下,生物体内富含结构新颖并呈多样性、功能独特的高活性物质,可为新药研制开发提供重要的先导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