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提出今后汽车燃料替代的要求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国际原油价格飙升给国内液化气市场供应带来直接影响,从而殃及我国曾大力推行的LPG(液化石油气)汽车。这是在刚刚结束的2006年中国车用醇醚燃料发展与利用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的。

LPG汽车在我国一些重点城市早已推广,到2004年年底LPG汽车的保有量已达11.4万辆,LPG加注站355座。但液化石油气仍是石油产品,随石油短缺而短缺,进口数量逐年增加。1990年时我国进口的液化气为11.7万吨,2005年则超过920万吨,液化气的进口量已占消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与成品油供应不同的是液化气和润滑油一样是我国较早放开的石油石化产品,其供应主体已经实现市场化,价格难予控制,2006年1月国际液化气进口到岸成本价每吨已达6300元。全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卫国告诉记者,在此情况下LPG汽车受到冲击,目前北京71家加气站已经停用30家,苏州1276辆LPG汽车只剩下15辆。

对此,业内专家提出今后汽车燃料替代的要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上海研究所兰志波说,影响替代燃料发展最关键的还在于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替代燃料能否有生命力要经过市场考验。同时,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大的替代品比较脆弱,要在产品上加以选择。

信息来源:中国化工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