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不需要考虑成本?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很长一段时间内,以煤炭为原料制油没有任何优势,不是新能源发展的趋势。”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对煤变油一直持反对态度。

“虽然中国煤炭总体储量不小,但人均煤炭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60%,煤炭资源也是有限的。”周大地说,“目前国家用煤炭发电、冶金尚且供应紧张,拿大量煤炭去发展煤制油并不经济。”他认为,目前原油的开采成本也就是5美元,边际成本最多15美元,实际上石油供求平衡,并不缺油,目前的高油价是因为存在非市场的炒作行为。

一位反对煤变油产业化的专家认为,解决石油短缺有诸多途径,用煤制油不如节约用油。按2020年中国有1亿辆汽车计算,大概需2.2亿吨汽、柴油,需4亿吨的原油供应,如果中国的油耗降到美国现有水平,就可以节省1亿吨汽、柴油——而如果建设1亿吨煤变油项目,需至少投入10000亿元人民币。

另外,目前中国炼制100吨原油,能生产70吨可用的轻质油品(70%的收率),2020年如果提高到75%的收率,按照4.5亿吨石油计算,就可增加2100万吨汽、柴油——而通过煤制油方式,这需要2100亿资金投入。

“缓解石油紧张并寻找可替代能源已经刻不容缓。”张玉卓说,“从国家战略角度讲,煤制油有时是不需要考虑成本的,面对能源短缺,中国必须做下去。”

“以一种稀缺资源去替代另一种稀缺资源,那是要付出代价的。”周大地说,“开发煤制油技术,做一些努力不是不可以,但不能以能源危机为借口,做一些违反规律的事情。”

信息来源:慧聪网化工行业频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