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年度对于国内涉棉企业来说无异于一个“梦魇”,尤其是对于大量囤棉企业而言,从当时的收购平均成本价14200-14500元/吨,截至目前非但未上涨,且已经下跌至14000元附近,能否站稳还未可知,因此企业不仅未实现年度初期设想的利润,并且多数处于成本亏损边缘。不可否认有部分精于现货经营的企业做到了顺价销售,获得了预期利润或者减少了损失,但面对国内国际市场日益联系紧密的今天,且面对国际棉商在市场起伏涨跌中频频获利,可以看出未来棉花经营中唯有依靠“期货与现货”两个市场结合的手段,才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使企业获得稳定利润,且不断保持壮大,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
套期保值的理论精髓
涉棉企业在预期棉花现货价格下跌时,可以事先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数量相当的期货合约,即使棉价下跌,现货市场发生亏损,期货市场上产生的盈利也可以弥补现货亏损,达到转移价格风险的目的,主要理论精髓或者说参与套期保值需明确的几点如下:
1、保值目标: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或是锁定利润,最终实现风险最小化;
2、保值缘由:担心企业囤棉在未来销售时价格下跌而出现亏损或利润缩减;
3、保值原理:现货与期货涨跌方向总体一致,用期货市场的盈利来弥补现货市场可能产生的利润损失,并有可能获得额外利润;
4、保值操作:套期保值要求期货头寸(期货持仓)与现货头寸(现货交易)同时进出,不能一个市场上头寸完结仍保留另一个市场上头寸,否则变为了投机。
①保值月份:在做期货时首先要考虑选择哪个月份做,一般而言,选择与现货进出月份相同或相近的合约为佳;或者是选择期货主力合约,利于进出。
②保值数量:与现货经营相匹配(期货市场1手=5吨)
③建仓方式:一次性还是分批方式
④资金管理:考虑企业实际现金流及期货市场保证金要求
⑤保值成本:根据了解方式不同,参与套期保值成本不同
⑥保值了解方式:交割或是到期平仓了结
2006年2月-4月市场运行及操作总结
对于众多棉花中间企业而言,本年度的棉花市场再次印证了经营的风险与不可控性,棉花市场也使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传统的经营方式或者说利润时代已经远去,要想在这个市场继续下去或者做大,必须采取新的经营策略,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棉花价格下跌带来经营上的困境,借鉴国际市场经验:首先国际有影响力的棉商,包括艾仑宝、达利文、威尔兄弟以及保罗赖因哈特等在内均严格实行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策略;其次国家贷款机构鼓励企业参与套保规避风险;为此,可以看出未来企业的操作必须兼顾期货市场。
2006年春节(2月6日)过后,国内现货市场未出现市场预期的上涨局面,反而在下跌中一直持续至今,标准级皮棉现货价格从当时的14400元左右持续跌至目前的14000元附近,部分地区成交价达到13800-13900元区间,下跌幅度达400-500 元/吨;同比郑州期货棉市场下跌幅度远不止于此,从2月7日的主力合约15700元左右,到目前14200元附近,下跌幅度高达1500元。具体如下图所示:
粗略估计,在企业春节后15500元附近入市进行卖出套期保值操作的情况下,目前累计获利1200元/吨;而由于现货下跌,企业的亏损为500-700元/吨计算(包括每月利息等财务费用),对于企业有两种明显不同的结果:
在企业未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情况下,囤棉至今,实际亏损为500-700元/吨;而若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卖出套期保值的情况下,囤棉至今,企业不但没有亏亏损,反而因为期货下跌幅度大于现货市场,获得利润=+1200-(500-700)=500-700元;通过上述比较,对于企业的心理以及实际运营造成截然不同的2种结果。
成功案例分析
从近2个月市场运行情况看,面对大幅下跌行情,对于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棉花中间商客户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所指导的客户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该客户为国内经营棉花的大户,每年贸易量达几十万吨,由于是初次操作,较为谨慎,由于春节后棉花销售方向不明,且短期内销售可能性不大,但未来能否上涨客户自己也没有把握,因此通过我们的建议以及客户的实际情况,在2月中旬试探性的参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业务,投入保证金800万入市操作:
由于担心有更好的建仓价位,因此起始在15500元附近建仓200手,占用保证金15500*10%*5*200=155万;
在2月中旬期货市场15300-15400元震荡过程种,果敢建仓500手,占用保证金15350*10%*5*500=384万;
3 月10日左右,期货市场在14500-14800元区间震荡,获利平仓50%比例持仓后,企业在14600元附近继续做空300手,占用保证金 14600*10%*5*300=219万;考虑企业初始建仓价格,截至目前最高获利点1300元/吨,平均获利点1000元/吨,企业期货市场上套保持仓总获利近1000万元,不仅规避了现货市场5000吨棉花的经营风险,而且扣除期货操作成本、现货下跌仍获得了额外收益近500元/吨。
同时,通过我们的建议,联系交割库等各方,企业顺利进行了部分棉花在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交割操作,增强了经营的多样性,充分认识了期货市场。
经由套期保值,企业表示未来操作思路更趋明确,也为将来棉花经营奠定了基础,完全摆脱了历史上因为现货下跌给企业操作带来的困境。
通过此轮市场行情下跌带来的启示
2006年2月份至今的两个多月,对于国内棉商带来太多的启示:
首先,现货市场顺价销售是未来企业必须适应的,试图追逐市场高额利润将有可能得不偿失;
其次,在未来棉花经营还必须考虑2条腿走路:兼顾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操作,且遵循套保思路;再次从今年的行情下跌过程中提示企业,若棉花在未销售之前,按照国外棉商思路严格做了套保,企业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市场下跌,进一步讲由于期货下跌幅度大于现货市场,企业不但少亏还可以用期货市场盈利弥补现货亏损后获得额外受益;
再者,对棉花市场的看法需要有国际视野,既要考虑国内供求状况,也应参考国际市场供需状况,不可单独囿于国内市场,否则如今年行情走势,将对企业造成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