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以来,“红五月”的声音此起彼伏。尽管郑棉期货价格已经和电子撮合价格“打成平手”,国内棉花市场在“阵痛”中的呐喊依然是愈演愈烈。出人意料的是,在国内市场为价格走向“忧心忡忡”时,国际市场正“暗流涌动”,无论是国际现货市场还是纽约期货市场,都预示着一场“绝地大反击”将就此拉开,国际棉价也领先于国内棉价走出了下跌的行情。
上周纽约期货价格继续探底之后,国际现货价格随之下跌,美棉的价格优势得以显现。与此同时,西非棉和中亚棉对价格的压力明显消除。“五一”之后,中国纺织厂的进口增多。由于棉价诱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采购也非常活跃,美棉、中亚棉、巴西棉等品种的销售明显放量。分析认为,全球棉纱价格并没有同步跟跌为各国纺织厂利润提供了保障,这是一周来国际现货市场明显活跃的主要原因。现货市场的复苏直接推动纽约期货价格上涨。当周(5月8-12日),纽约期货7月合约先跌后涨,至5月12日收于52.05美分,较上周上涨1.74美分,并突破了50.75美分/磅的阻力价位。
最近几周,市场都把分析价格走势的焦点放在了技术面上。的确,从技术图形看,纽约期货价格理应看跌。不过,目前基金空头持仓已接近历史最高值,继续做空的能力已接近极限,一旦基本面和政策面出现新的利好消息,必将引发数量可观的基金空头平仓。美国农业部的5月份全球产销存预测终于给市场带来了好消息。根据预测,2006/07年度全球消费的增长继续大于产量的增长,导致全球期末库存减少到1032万吨,同比下降10%。中国产需不平衡仍是库存大量消化的最直接原因。尽管USDA 对新年度的初步预测并不代表实际状况,但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市场相信后市。
即使从技术层面看,纽约期货的转机也已经出现。5月12日,考特鲁克公司终于发布了2006年北欧到岸价新花A指数――60.75美分,随之而来的将是为期6周的AWP价格过渡期。从本周开始,AWP价格将根据北欧到岸价新花指数计算。随着AWP的上涨,美国138万吨的CCC贷款棉将加快赎出,增加美国现货市场的供应,这对现货销售和纽约期货上涨都是有利的。当然,CCC贷款棉的赎出必将伴随数量相等的商业卖盘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138万吨现货约相当于6万多手商业卖盘,因此纽约期货重新上涨的道路决不会一帆风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真正影响市场的依然是基本面的行情,技术面、政策面的因素会在一定的时期左右市场行情。在CRB指数持续上涨和美元指数自由下跌的大背景下,棉花期货没有理由在商品期货的上涨浪潮中“掉队”,基金重新做多也只是一个时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