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老年人贫血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有关医院曾对住院老年病人统计发现,60~79岁老年人中贫血发生率为35.5%,80岁以上老人中贫血发生率竟高达49.3%。然而,老年人由于感觉迟钝、活动量小,贫血症状往往不易被发现。尤其是慢性贫血有时仅仅表现为心慌、气短,常常被误认为是一般性的衰弱不去就医而延误了病情。
贫血是老年人临床常见的症状,比如上楼时感觉气力不够,出现心慌、气促、胸闷,由于贫血后老年人的代偿能力差,亦影响到其他疾病,因而防治老年贫血应引起人们的重视。贫血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患者并不在意。老年人贫血发生较为缓慢、隐匿,且常被其他系统疾病的症状所掩盖,最常见的症状心慌、气短、下肢浮肿、心绞痛往往被误诊,因而在治疗老年多系统慢性疾病的同时,应注意查血常规,看看有无贫血。老年贫血的治疗要有针对性,首先查明病因。可酌情选用适当中药补铁,还应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饮食要注意营养多样化,多食大枣及花生、阿胶等补血之品。适量的肉类是维护健康必需的,如少油的鸡胸肉可提供肠胃黏膜修护所需的蛋白质,是蔬菜水果无法供给的。高蛋白饮食提高了血红蛋白水平,使红细胞携氧能力增强,治疗贫血更有助于老年人其它慢性病的稳定和康复。
尽管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甚高,但只要人们加以重视,预防在先,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加铁质较丰富的食物摄入量。日常饮食中应足量摄取动物性食物,特别是动物肝脏、血、肉类等,每周至少吃一次动物肝脏。蔬菜中铁的含量较低,吸收较差,但是新鲜的绿色蔬菜中却含有丰富的叶酸,能参与红血球的生成,改善贫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