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瑞信精选今起首发 规模再成焦点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祁和忠 每日经济新闻[2006-06-15]

资金集聚效应初显

今日,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旗下第三只基金———工银瑞信精选开始通过工行、建行、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在全国的营业网点公开发售。由于工银瑞信首只股票型基金工银瑞信核心价值成立以来业绩表现优秀,与广发系、易发达系等基金同处第一阵营,业内人士预期,工银瑞信精选在发行期间有可能再度出现投资者排队认购的场面。

近来,部分新发基金限购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基金业上演了一场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悲喜剧。

在财富效应下,涌向第一阵营基金的钱挡都挡不住。

现在,工银瑞信基金也将面对易方达、广发等曾经遇到的问题,即当规模达到一定界限时,是否应采取限购或提前结束募集的措施。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一些基金经理认为,在目前的市场容量下,100亿元的规模是一个槛,超过的话基金操作难度就会增加较多,虽然并不代表100亿元以上的基金就不能为投资者赚钱。

选择比规模更重要

据晨星公司调查,大规模基金不一定业绩不理想。该公司选取了美国大盘基金与美国中小盘基金两个类型中各自规模最大的前五名基金,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只净资产近1500亿美元,最小的也超过150亿美元。从年均收益率来看,这些基金航母都表现不凡,年均收益率大多超过10%。

目前,业内对大规模基金运作有两方面的担心:一是中国基金业仍很年轻,缺乏对大规模基金的运作经验;二是2004年诞生的两只百亿元基金都曾出现亏损。可以说,管理好百亿元以上基金,是内地基金业必须迈过的一道槛。

广发基金投资总监朱平认为,基金是赚钱还是亏钱,与规模没有关系。对市场判断错了,无论大基金还是小基金都会亏钱。一位专家也表示,基金对投资者的选择比控制基金规模更重要。基金销售最讲究销售适用原则,如果能把基金销售给对股票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有清楚了解的中长期投资者,基金规模大一点也不见得是坏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