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贷款完成超量 央行频出招控制信贷过快增长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5日在“交银汇丰论坛”上告诉记者,央行今后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加强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但肯定是微调。

周小川是在回答央行会否通过再次加息控制信贷增长,规避经济过热时作上述表示的。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一直增长较快。仅一季度,新增贷款额(1.26万亿元)就占了央行全年目标(2.5万亿元)的一半。到5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仍然增加较多。央行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5月全部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已高达17834亿元,不到半年就已经用完了全年指标的70%以上。

英国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说,这些数字“让央行不爽,也让一些经济学家感到束手无策”。它至少说明央行4月底的调控政策还没能控制信贷增长。王志浩还认为,持续增长的贷款,也加剧了市场对经济是否过热的担忧。

央行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一些商业银行贷款发放讲求“早投放,早收益”,贷款投放明显提前,2003年以来各年上半年贷款增速均快于下半年。尽管如此,央行仍使尽各种手段,力图控制信贷增长偏快。

今年4月27日,央行宣布,从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

同一天,央行召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部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召开了“窗口指导”会议。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提出,各家银行要注意把握信贷投放进度,防止大起大落;要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着力调整信贷结构,坚持“有保有压”,既要严格控制对过度投资行业的贷款,又要加强对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5月17日,央行向部分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发布1000亿元一年期定向票据。据了解,票据的发行根据各银行4月份的新增贷款量,按照比例分配。今年一季度贷款增速最快的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被迫吃下了最高比例的定向票据。

央行此举主要的目的在于控制信贷增速,警告商业银行不要无限制放贷。央行本次发行的定向票据利率为2.1138%,比同期央行普通票据利率约低0.15%,虽然利差不是很大,但是惩罚的意味很浓。

然而,央行的惩罚性定向票据并没有成功抑制信贷的快速增长。6月13日,就在央行公布5月份金融数据的前一天,央行再次向部分商业银行发行1000亿元定向票据,收益率仍为2.1138%,仍然比同期央行普通票据利率低。由于新增贷款无论是5月份单月还是累计规模都比较突出,建行和农行再次成为被调控的重点。

这次定向票据发行,与上次发行仅仅间隔了27天。

还是6月13日,央行再次召集“窗口指导”会议。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再次提出要求,各家银行要高度重视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这次窗口指导会议,距上次召开只有1个半月。

央行行长周小川今天表示,央行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但肯定是微调。

高盛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认为,决策者将倾向于进一步观察前述紧缩政策对于信贷增长和宏观经济的后续效果,这一观察期至少需要3个月。如果前期举措的效果良好,进一步加息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已经下降。

英国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说,尽管央行行长周小川前不久称近期没有加息的必要,但如果到6月份央行紧缩信贷的政策仍然没有生效,央行可能还需要再次加息,人民币可能也要进一步升值。 (郭永刚)

相关报道:

投资过热信贷屡刹不止 央行:要"釜底抽薪"

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近期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

会议还指出要用“经济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适度微调,“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坚持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