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动向无疑已经成为国人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也不例外。英国《金融时报》上周引用一份最新的调查显示,美国人23%收入用于还房贷。看来山姆大叔的子民们也在为房子发愁。
和中国楼市浓厚的观望气氛一样,美国一度红火的楼市也逐渐冷落。市场突然发现,买房者变得越来越挑剔、越来越犹豫。显然,不断调高的利率和居高不下的房价是如今压在美国公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的数据显示,中等收入的美国家庭,目前年收入的23%用于按揭还款,这样高的比例还是在1990年7月出现过。
在消费者变得犹疑不前的时候,投资者也逐渐冷静下来。穆迪信用评级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下属的预测机构M oody’s Economy.com首席经济学家Mark Zandi表示,高端市场受到的冲击尤其大。在最近一次会议上,纽约州大型房建公司Hovnanian EnterprisesInc.的首席执行官霍夫纳尼安(A ra K.H ovnanian)说,房产投资者已经大批撤离。霍夫纳尼安指出,在房地产行业,投资者是最大一块,甚至比建筑商影响力更大。
进入新千年以来,分析家们一直在为美国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而争论不休。今年初的时候《金融时报》撰文称:“存在泡沫的说法都尚欠成熟。有证据表明住宅市场处于高峰期。”然而如今似乎已经物是人非。不过目前,大部分分析师都指出,美国房价不可能出现大幅下跌,预计的情况是停止上涨或小幅下跌。然而,哈佛大学住房研究联合中心(Joint Center for H ousing Studies)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即便房地产价格涨势开始趋缓,对美国人来说,住房仍将变得更加难以负担。
无论房价是涨是跌,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有一点不得不承认:较高的房价不会使一个国家更为富裕。就像《金融时报》解释的那样:如果存量房屋的市场价值上升,那么那些拥有它的人富了多少,另一些从他们那里买房的人就穷了多少。价格的上涨只是把收入在居民中进行重新分配而已。(惠正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