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后北京首宗土地低调出让 正源8.2亿进京城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本报记者 王伟民 北京报道

5月30日,海淀区温泉镇中心区D2地块的土地出让不声不响地进行,成交价格仅为8.2亿元,被大连正源房屋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正源”)购得。由于这是5月29日国家九部委出台新的宏观调控政策以来北京首宗公开出让的地块,所以业界普遍认为,此次土地出让的象征意义非凡。

而一个多月前,北辰集团经过88轮的激烈竞价,以11.5亿元的高价拍得温泉镇D1地块,楼面价高达4863元/平方米,而大连正源取得的D2地块价格比北辰低很多,土地面积也比D1要大。

“温泉镇D2地块是大连正源捡了个便宜”,中原地产华北区总经理李文杰笑言,“现在大多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在观望,在研究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对局势的看法都还不明朗。在这种情况下,大连正源拿了个低地价地块”。

值得注意的是,向来名不见经传的大连正源其背景却颇为深厚。4月16日,摩根士丹利完成了对大连正源的增资扩股,通过直接投资和买入物业的方式,以1.2亿美元获得了其近25%的股份,成为大连正源的第二大股东。另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大连正源正在酝酿再融资,对象已选定某香港战略投资者。“再融资后,香港战略投资者有望成为大连正源的第一大股东。”该知情人士说。

随着一系列融资活动的进行,此前较为低调的大连正源开始频频现身北京地产市场,近来备受关注的温泉镇D1地块、南沙滩东路3号地、摩根中心等项目的争夺中均能觅到其身影。

低价获地

“我们拿这块地没有出人意料的地方,这已是我们在北京参与的第五个公开出让地块的竞争了。”6月6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咖啡厅,大连正源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姜长龙娓娓道来。

资料显示,温泉镇中心区D2地块为办公、住宅及商业用地,已实现七通一平,土地面积近29.4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其楼面起始价格为3167元/平方米,最后的成交楼面价3192元/平方米,与起始价基本持平。

然而,对于温泉镇中心区D2地块,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该地块价格低得出乎意料。

与此前经过88轮激烈竞价的近邻D1地块相比,D2块地的建筑面积比D1地块大了逾2万平方米,价格却低了3.3亿。时间仅仅相差一个多月,温泉镇地块的价格就降了近三成,而此次大连正源也仅在挂牌期间第二次叫价就轻而易举得到该土地。

业内人士称,目前温泉镇周围项目不多,商业开发风险较大。D2 地块8.2亿元的价格在开发环节仍有不小难度。

对这些议论,姜长龙却不以为然。“D2地块不能与D1地块比较,至少不能简单地从价格和面积方面相比。”他说。

据了解,温泉镇中心区D2地块是以大连正源房屋开发有限公司的名义拿下的。但根据有关规定,大连正源必须在北京专门成立一个项目公司来操作该项目。姜长龙介绍,目前大连正源正在办理注册企业的相关事宜,相关手续将会很快办理完毕。而具体的国有土地出让合同会在其公司成立后签订,具体时间预计在6月底。

黑马正源

大连正源此前曾多次参与竞争的地块建筑面积都在10万平方米以上,其竞争的对手主要是万科、金地、首创、华远、富力等实力开发企业。

姜长龙表示,从2005年大连正源开始进入北京市场以来,其主要拿地的方式是从公开市场,关注的多为招挂拍方式出让的土地。此外,该公司对土地关注的面很广泛,主要是从区域的角度,不是仅仅就项目谈项目。

“我们已就一些重点城市进行了跟踪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丰富的项目库”,他说,“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大连正源已建立了近500个项目库,而这500个项目都是公司已进入了深入接触和研究的。在充分研究这些项目之后,大连正源才会做出相应的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大连正源频频参与北京土地竞争的前不久,其刚刚完成了一轮增资扩股。摩根士丹利成为大连正源的第二大股东,而目前其还拟进行再融资,香港某战略投资者或将控股该公司。

“通过两次融资,我们将完成企业国际化的过程,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姜长龙说。

那么,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大连正源缘何能够受到战略投资者的青睐呢?

据悉,2002年,大连正源通过购入大连市中心区两大搬迁改造的国有企业,一举获得了近15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而近年来,大连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已吸引了大量知名房企进驻。在这种情况下,其拥有的土地储备成为吸引战略投资者的原因之一。

此外,2002年大连正源曾筹备上市,在公司治理、财务透明管理、公司架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企业正规化、透明化奠定了基础。由于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其上市计划于2004年搁浅,但信息披露、公司透明管理等体制已基本成型,这也符合外资投资者对公司管理的要求。

目前,除北京外,大连正源也正在其他城市积极寻找机会,包括了广州、南京、西安、长沙、天津等城市,以谋求在全国范围的发展。

“今后并不排除正源再次冲击上市的可能,但我们将视企业的发展情况确定。”姜长龙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