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作者:周光军
他们的技术不敢令人恭维,但是他们不服输的劲头却令人肃然起敬……
民间造车故事3
韩朝友:讨厌汽油味造电动车
仅仅读过8年书的辽宁农民韩朝友是中国民间制造电动车的第一人。而他造车的念头甚至有些滑稽,由于岳父家远,每次韩朝友去看望老人都得坐汽车前往,生性闻到汽油就晕的韩朝友为了摆脱汽油味带给他的痛苦,就产生了造电动汽车的想法。韩朝友的电动汽车时速为20公里,而且还是自动挡,。
话外音:造车的理由有点滑稽,造车的劲头令人佩服。
张斗三细讲会飞的车资料图
民间造车故事4
张斗三:给汽车装上了翅膀
如果说王宏君自制的水陆两栖汽车让汽车业界的专业人士感到汗颜的话,广州农民张斗三的陆空两用汽车则更能让人大开眼界。早在2004年,张斗三就带着他的陆空两用汽车出现在家门口的珠海航展上。
话外音:张斗三是中国给汽车装上翅膀的第一人。
民间造车故事5
刘斌:3500元钱也能造汽车
山东烟台的刘斌的职业是教师,没有任何汽车知识的他居然仅用了3500元钱,就生产出了一辆满大街跑的汽车。
刘斌的汽车外观实在一般,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方向盘、发动机、反光镜等象征汽车的主要零部件一个不少。
话外音:刘斌不仅是位汽车发明者,还是一位控制汽车生产成本的“杀手”。
民间造车故事6
皮之贵:两栖汽车水陆两用
湖北省经过改装的首辆民用水陆两用车也在汉江横渡成功,而它的发明者是个体户皮之贵。这辆水陆两用车是由一辆北京吉普改装而成,车身有所加长,车头上加装了4个散热器,车尾下部安装了螺旋桨。汽车入水后,依靠尾部的螺旋桨推动前进。曾经当过兵的皮之贵,早在部队时就有改装水陆两用车的想法。2001年,皮之贵在老河口梨花湖投放一艘游艇,供游人乘坐观光,但每年夏季的狂风总是把游艇吹翻,打捞游艇让他伤透了脑筋,这坚定了他改造水陆两用车的决心。
话外音:问题面前有人选择退缩,有人选择迂回,而皮之贵则选择了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