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巴黎车展召开推介会 挖掘中国商机(2)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机电商报》:在刚才的展示片中,我们看到一辆SUV攀爬陡坡的镜头,这也是车展现场的活动之一?

赫斯先生:这是一些非常有趣的项目,包括卡丁车的、拉力赛的以及四轮驱动车的各种跑道,大家可以亲身试一试这样的驾驶乐趣,还有一个模拟赛车中心,由微软公司提供软件,平台是游戏X-BOX 360的控制台。除此之外,现场还有试车中心,如果消费者对于哪一款车感兴趣,想要进行汽车测试,可以到这里来。

车展经济也存在“进化论”

从事车展组织工作长达17年的赫斯先生,对于车展经济的发展前景有着自己明晰的见解——他认为达尔文“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理论也适用于车展业。

《机电商报》:您认为全球车展经济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赫斯先生:全球车展最终的发展应该是仅剩几个大展,其他的中小展会终将变质蜕化乃至消失,这是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参展的企业越来越迫切地感觉到要考虑成本问题,他们不可能一年参加100多个展会。

《机电商报》:那么巴黎车展从其他几大车展是否能学到好的经验来充实自身?

赫斯先生:是的,我认为要随时保持谦虚的态度,因为大家都很优秀,所有的大展之间都是互相学习的。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在上一届的法兰克福车展上运用了很多室外宣传牌,这个效果很好,我们就借用了这一方式。但是法兰克福车展上德国企业的宣传牌比其他国家企业的都大,更醒目,而巴黎车展上所有企业的宣传牌都一样大小,平等竞争,这样一来你猜如何,德国企业居然要求法兰克福车展说“你们应该学习巴黎车展,一视同仁”,于是他们就照办了。

《机电商报》:是不是还有底特律车展的例子?

卡特琳女士:对,底特律车展的那个经验我们记得也很清楚——虽然不记得是哪一年的事情了。当时底特律车展同其他一些大展一样,面临记者入场时乱哄哄而难于维持秩序的问题,后来他们设立了一种“S”形栏杆,就是通过一条条相隔较窄而弯曲的隔栏将入场人员分为几队的设施,这使得秩序大为好转,人们也不觉得入场时间太长。我们随即借鉴了这个经验。

《机电商报》:作为巴黎车展的组织者,法国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促进公司(AMC PROMOTION)还开展哪些方面的业务及合作?

赫斯先生:巴黎车展是我们组织的所有展会中最重要的一个展会,除此之外,我们也会出口展会组织技术,在法国以外的地区组织车展,比如1998年在阿根廷、2002年在埃及、2003年在罗马尼亚及2004年在墨西哥举办的车展。除了在双数年举办巴黎车展外,我们还在单数年举办法国两轮车展(包括自行车和摩托车)——此前我们就曾参观过天津和上海的自行车展——法国两轮车展的参观人数达40余万,是仅次于法国巴黎车展和农业展的第三大展。

《机电商报》:请问您及您的同事是否参观过中国的车展,有什么评价?

赫斯先生:哦,这个问题非常好。中国车展发展非常好,其组织者也很聪明,北京、上海车展交替举办,就避免了竞争。很遗憾我们还没有参观过中国的车展,但是我们已经将参观中国车展列入了今年及以后的计划中,在11月我们会来看北京车展。不过2005年上海车展的时候,曾来过许多国际观察家,他们认为上海车展已经相当成熟,比东京车展要更大更好。我们认为,中国的车展在几年内很有可能冲进全球五大车展的队伍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