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汽车防爆膜市场研究报告[摘要]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信息来源:慧聪网汽车行业频道

内容摘要

· 2004年国内汽车防爆膜市场综述

· 2004年汽车防爆膜市场格局分析

· 2004年汽车防爆膜市场分销渠道调查

· 2004年汽车防爆膜市场消费者调查

· 2004年汽车防爆膜厂商广告投放研究

· 国内汽车防爆膜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回顾刚刚过去的2004年,中国汽车用品行业给所有人一个惊喜,在整车销售速度放缓的情势下,汽车用品持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增长速度一日千里,成为中国汽车后市场的一支生力军。据统计,我国2004年汽车销售达到500多万辆,汽车保有量达到2500多万辆,私家车保有量达到700多万辆。日本某研究机构专题报告称,2002年中国汽车用品市场的规模为500亿元,利润率高达40%,近两年增长速度达到45%,到2010年市场规模达到1900亿元。巨大市场潜力是推动我国汽车用品行业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2005年及未来几年,我国汽车用品行业将会出现行业细分更加明显、个性化消费走俏、汽车安全市场兴起、汽车音响市场繁荣、汽车美容行业的提升等特点。

1、2004年国内汽车防爆膜市场综述

1.1 中国汽车防爆膜市场概况

随着中国汽车消费的日益旺盛,汽车防爆膜市场空间广阔,据调查,汽车防爆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新车安装防爆膜的情况越来越普及,盈利空间空前广阔,已经成为汽车用品市场的重头戏。汽车防爆膜在国内出现已有十年时间,市场增长十分迅速。汽车防爆膜最大的用户群是轿车类,我国家用轿车的增速惊人,因此,汽车防爆膜也有了快速、大量的增长。目前国内市场上汽车防爆膜品牌有百余种,比较知名的主要有龙膜、3M、B100、强生、威固、法拉特、USL、FSK、快特、雷朋、优玛、索尼等。正品牌和贴牌品牌在质量和价格上都有较大差别:正品牌有自己的生产厂家,有研发能力,销售渠道具有规模化的特点,供货比较稳定,品质有保证,售后服务体系完备。单产品本身一般都具备隔热、保温、防紫外线、防眩光、防爆、单项透视的功能。不过也不能盲目的相信正品牌,因为很多假货充斥市场,就连许多业内美容装饰店店主也不容易分辨,最好是到品牌指定的专业贴膜安装店购买安装防爆膜,贴膜都有较高的安装技术工艺要求,正品牌防爆膜的技术安装队伍一般都接受过厂家的培训,在安装质量上有保障。

1.2 汽车防爆膜产品的发展阶段及特征、功能

1.2.1 汽车防爆膜产品的发展阶段

汽车用膜自面市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茶纸"、"防爆膜"、"防晒隔热膜"、"纳米膜"等。茶纸属第一代产品,俗称太阳纸, 防爆膜属第二代产品,防晒隔热膜属第三代产品,又名隔热纸、太空膜等;2004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概念防爆膜,如纳米膜、琥珀膜、陶瓷膜等。

1.2.2 汽车防爆膜产品特征及功能

防爆膜产品相对于其它产品有着时效性、半可替代性、安装工艺要求高的三个特点。防爆膜具有以下功能:隔热、防紫外线和红外线、防爆安全性、个人隐私保护功能、防眩光等。

2、2004年汽车防爆膜市场格局分析

为了充分了解我国汽车防爆膜的市场状况,慧聪行业研究院汽车研究所对全国范围内169个汽车防爆膜经销商进行了有效专项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我国汽车防爆膜市场中最畅销品牌以及畅销原因;市场中最畅销的防爆膜颜色;消费者最关注防爆膜的哪些功能等问题。相信这些信息和结论能为防爆膜企业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1 2004年销售的汽车防爆膜品牌情况

2004年销售代理最多的品牌仍然是雷朋和3M,分别有42.9%和23.1%的经销商在代理这两个品牌;其次是威固、强生、优玛,均有7.7%的经销商代理。与2003年相比,3M的降幅最大,下降21个百分点(去年有44.6%的经销商销售3M);其次是雷朋,下降近10个百分点(去年有52.1%的经销商销售雷朋);强生下降8个百分点,威固上升4个百分点,优玛也略有上升(上升2个百分点)。表明防爆膜市场竞争加剧,不断有新产品、新品牌加入。

2.2 2004年畅销防爆膜品牌及畅销原因分析

由下表可知,2004年,销量最好的汽车防爆膜品牌仍然是3M和雷朋,畅销原因是"质量问题少,投诉率低"和"市场口碑好"。

3、2004年汽车防爆膜市场分销渠道调查

本章节分析的是国内防爆膜市场分销渠道的相关问题。采用的数据是慧聪行业研究院汽车研究所的《2004年防爆膜代理商/终端分销商调研问卷》相关数据(本次调查于2005年2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代理商有效样本数为82个,终端分销商有效样本数为87个,总计有效样本数为169个),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国内汽车防爆膜经销商的经营现状、经营模式、品牌选择取向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

3.1 汽车防爆膜经销商经营状况分析

本节主要调查分析了国内汽车防爆膜经销商的经营现状,包括:经营时间、经营规模、经营业绩、经营模式等相关问题。

3.1.1 经营时间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国内汽车防爆膜经销商的经营时间不算太长,经营时间在2~5年的经销商所占总数比例最高,达42.5%;2年以内的经销商比例为32.5%,而经营时间超过5年的经销商仅占四分之一。这与我国汽车用品行业起步较晚有关。

3.1.2 经营规模调查

与2003年相比,2004年的防爆膜经销商经营规模得到迅猛发展,2003年有82.2%的受调查经销商的经营规模在20万元以下,但2004年这一区间已下降到21.2%;而且,04年经营规模在100万元以上的经销商比例增长到30.8%。经计算,2004年经销商的平均单店经营规模为92.2万元,而2003年仅为17.46万元。表明我国汽车防爆膜经销商正在走向规模经营。

3.1.3 经营业绩调查

下图数据是被调查经销商经营汽车防爆膜的年销售收入分区间统计数据,终端分销商中有将近半数的销售收入在10到50万元之间。代理商的经营业绩基数远远大于终端分销商,有将近60%的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下。

3.1.4 经营方式调查

下图显示,有57%的经销商采用"汽车用品经销店"的模式经营防爆膜,"汽车用品经销店"成为经销商经营汽车防爆膜的主要方式;其次是"汽车美容店",比例为15.9%;采用"汽车用品超市"、"汽车改装店"、 "汽车专卖店"方式经营防爆膜的比例分别为11.9%、11.3%和4.0%。

3.2 防爆膜经销商对厂商的期望调查

该问题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防爆膜渠道经销商对厂家(总代理商)的期望,通过分析经销商在选择合作厂家(总代理商)时看重的因素;经销商希望厂家(总代理商)采取的行动与措施以及经销商希望从厂家(总代理商)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等问题,为防爆膜厂家(总代理商)加强与改善分销渠道管理,扩大市场销售、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3.2.1 经销商选择厂商看重因素调查

当问及经销商在选择合作厂家(总代理商)时看重哪些因素时,"产品质量"成为经销商提及最多的因素,比例高达90.7%;其次是"品牌形象"、"售后服务"、"广告支持"等因素。产品质量成为被调查者的首要看重因素,这恰恰说明我国汽车防爆膜市场情况不容乐观,鱼目混珠、假冒伪劣现象严重,一些夸大片面的宣传误导消费者。目前防爆膜市场品牌众多,可谓百花齐放,但品牌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防爆膜售后服务也远未跟上产品发展速度。我国的汽车用品(包括防爆膜)市场刚刚起步,还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引入期"和"成长期",尚需要市场的普遍接受和厂商的大规模投入,因此经销商比较看重"厂家广告支持",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3.2.2 厂商对经销商的鼓励政策调查

2004年,厂商对防爆膜经销商的鼓励政策中,"增加广告支持"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增加铺货量"和"提高返点","返产品"也占到近四分之一。

3.2.3 经销商对厂商的期望调查

当问及经销商"厂商最应该做什么"时,经销商对"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品牌形象" 和"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的提及率较高,均在50%以上。对"稳定市场价格"的提及率也较高,这与市场中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扰乱市场秩序有关。

3.2.4 经销商希望得到厂商支持调查

当问及经销商"希望得到厂商哪些方面的支持"时,经销商对"广告支持"的提及率最高,达到66.7%,其次是"售后服务"、"促销活动"、"技术支持",提及率分别为44.9%、37.7%和34.8%。"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的提及率较高,原因在于汽车贴膜对安装工艺的要求比较高,目前市场上的贴膜技术还参差不齐,气泡折痕、裁剪粗糙、吹爆玻璃、划花玻璃等问题令广大用户不满。

4、2004年汽车防爆膜市场消费者调查

本章节分析的是国内防爆膜消费者的相关问题。采用的数据是慧聪行业研究院汽车研究所的《2004年防爆膜终端分销商调研问卷》相关数据(有效样本量为87个)。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消费者对汽车防爆膜产品的消费习惯、消费行为,分析了消费者的看重因素、功能偏好、颜色偏好等,以及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等问题,希望这些调查分析能对汽车防爆膜厂家、总代理商和经销商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制定相应的策略提供建议。

4.1 看重因素研究

根据调查,消费者购买防爆膜最看重的因素是价格,其次是品牌和质量。

4.2 功能偏好研究

根据调查,有91.5%的受调查终端经销商表示"隔热效果"是消费者购买汽车防爆膜时最看重的功能;其次是"防紫外线"功能,其提及率为62.2%。以上两点表明消费者对驾车环境舒适与健康有较高的要求;防爆膜颜色的提及率为56.1%,"防爆性"、"单向透视"和"遮光"的提及率也较高,分别为52.4%、36.6%和31.7%。"防爆性"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三个问题,这与国内的交通环境与交通管制有很大的关系,速度受到诸多限制,防爆膜对行车安全的支持力度较小。

4.3 颜色偏好研究

根据调查,有38.5%的被调查者表示偏爱绿色,其次是灰色、天蓝色和棕色,其比例分别为26.9%、16.7%和9.0%。

5、2004年汽车防爆膜厂商广告投放研究

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国内汽车防爆膜市场的广告投放特点、市场竞争格局、广告促销策略、主攻市场区域,以及厂家进行促销活动的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采用的数据完全来自北京慧聪国际资讯媒体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这些数据都是通过监测纪录并按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到的,我们不是只针对某一数据来说明,而是通过数据之间的对比关系来达到我们的分析目的。

5.1 广告投放媒体研究

根据北京慧聪国际资讯媒体监测中心的数据,得到2004年国内汽车防爆膜厂商投放广告最多的前十家平面媒体以及在这些媒体上的主要投放品牌的数据,见下表:

从2004年总量上来说,前十家平面媒体的广告总量较之2003年,增长了42.9%,各厂家的广告投放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媒体的选择上也有所变化。2004年位于第一位的"南方都市报"也是2003年广告承载最多的媒体,广告总额增幅达到了73.1%;第二位的"北京青年报"在2003年排在第7名的位置,它的广告总额增幅达到了233.1%之多;增幅最大的是2003年排在第10位的"新快报",增长了405.6%,今年排在了第三位。

慧聪网2004年接受的防爆膜广告投入有141万,与平面媒体相比,可以排在第4名的位置,可见网络媒体也是广大厂家十分关注的媒体之一,特别是慧聪网经过多年的积累,在汽车用品行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厂家在慧聪网上的广告费用投入量之大不容忽视。

5.2 广告投放的月度波动分析

国内汽车防爆膜厂商广告投入的频率和费用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呈"抛物线"状波动,1月份开始缓慢上升,高峰出现在6、7、8、9月份,从进入10月份开始急剧下降。这是由于产品本身使用的季节性导致的,在炎热的夏日,防爆膜使用的季节,厂家的广告投放量就会增加,而在不需用防爆膜的寒冷冬季,厂家就会节省这笔开支。

5.3 广告投放的分区域研究

厂家的广告投放是很有针对性的,中南地区由于气候炎热,防爆膜的需求量最大,是各厂家竞争的焦点,因此是厂家投放广告最集中的地区;而西北地区一来由于气候原因,二来由于当地车辆原因,厂家在西北地区的广告投放量最少;全国性没有特定针对对象的广告投入也是比较少的。

5.4 主要品牌广告投放的主攻市场区域研究

"V-KOOL"的广告投放总额连续两年排在各品牌之首,为452.17万元,其广告投放仍然主要集中在中南地区,在2003年没有涉足的东北和西北两地2004年也有1.54万元和33万元的广告投入;广告投入400万以上的还有"3M"品牌,它的投放额为418.31万元,主要集中在中南和华东地区;"雷朋"的广告投放总额为248.2万元,2004年加大了中南地区的广告投入,主攻区域是中南和华东。

6、国内汽车防爆膜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6.1 国内汽车防爆膜市场规模预测

汽车销量的迅猛增长带动汽车防爆膜需求的迅速扩张,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汽车防爆膜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增长有多快?

由于国内汽车防爆膜市场体系不完善,所以很难得到精确具体的防爆膜产销及价格数据。下面我们通过模拟2000年到2004年的数据,对未来几年我国汽车防爆膜市场规模进行预测。(需要说明的是,该项预测是科学的、严谨的,是建立在一定的调查基础之上的,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利用2000年到2004年四年的模拟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曲线估计预测法得到未来几年我国汽车防爆膜市场规模(如下图6-2)。

上图显示,2005年我国汽车防爆膜市场规模将达到57亿元,涨幅将达到64.4%。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防爆膜市场正步入快车道,显现出巨大商机。

6.2 国内汽车防爆膜经销商的发展趋势

国内汽车市场消费的快速持续升温,为汽车用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国内外企业争夺市场端倪渐显。为此业界指出,应对入世挑战,国内汽车用品行业必须把连锁业和国际化作为发展方向。

6.2.1 "一站式"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有以下优势:可以极大程度上集中有限的资源和闲散资金,以较小的投入换取较大的收益;宣传投入少,可以借助主店的品牌扩张;更贴近消费层;可以争取到更低的产品价格;可以取得产品的代理权;可以得到厂商更多的保护性支持。

6.2.2 专业化和国际化

专业化和国际化代表着国内汽车用品行业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前者是这一行业复杂的产品技术类型所决定的,是未来市场细分的必然结果;后者则与当前整个汽车产业涌动的国际化潮流相吻合。目前广东、浙江、福建等省的汽车用品企业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生产基地,同时,国内企业具有产品更新速度快、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如果政府和行业组织能够积极引导,则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

6.3 国内企业应抓住大好的发展机遇

汽车工业的加快发展带动了对汽车用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汽车用品企业正面临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国的汽车用品业也面临国外实力强劲的同行的挑战。因此,规模经营、连锁经营、品牌经营已经刻不容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