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慧聪网汽车行业频道
润滑油篇
润滑油市场巨大,所以润滑油商家众多,据统计,全国大大小小的润滑油企业有4500多家。中国车用高端润滑油的兴起得益于中国家用车消费的持续走旺和保有量的持续增多。CMMS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30个主要城市家用车保有率为3.1%,到2003保有率已递增至4.7%,2004年上半年家用车保有率继续上升至4.9%,比2003年同期增长17%。2004年车用润滑油在家用车消费者中的渗透率已达到5.8%,在广州则为9.4%,北京为6.5%。据预测,到2005年,仅轿车的养护消耗润滑油就将达到90亿元,润滑油正从工业品向日常民用消费品转化,市场潜力巨大是不争的事实。
2004润滑油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统一润滑油的迅速跃进使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营销、推广等各方面都产生变化。
市场形成三分局面:海外军占据主导市场,在目前汽车润滑油市场,仍然被美孚、壳牌、埃索、BP、嘉士多等国外润滑油产品占据;中央军团开始发力,长城、昆仑都进行品牌大整合,同时加强推广力度,重大赛事活动的参与也有了很强的推动作用;地方军团异军突起,统一润滑油作为民营企业的代表,在车用润滑油市场的骄人业绩使它在润滑油市场上成为三大力量之一。2004年国内本土润滑油企业的努力让长期不变的格局有了变化,洋品牌一直垄断的格局被打破。
推广市场以消费者为导向:目前中国润滑油消费尚处于不成熟消费期,因此通过销售终端对消费者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必将成为国产润滑油品牌树立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突破洋品牌重围的重要一环。在2004年这一点表现的尤其明显,长城、昆仑、统一纷纷出手,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品牌的推广,三者的市场业绩充分说明这一战略的有效性,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去年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盈利达到1亿元以上。
展开连锁大行动:为了直接占领终端,扩大网络面积,各润滑油企业都在连锁店方面进行大动作,统一展开行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换油中心千家加盟行动,连锁的扩展无疑也是润滑油企业们网络的一次扩张,表明润滑油市场的竞争也更加直面。
结盟整车厂商:与整车厂商的结盟,对润滑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在洋品牌和洋车的结盟下,国内润滑油企业也开始进行与整车的结盟,如统一润滑油在2004年取得大约20家的结盟,对于企业来说,与整车的合作,加强了润滑油企业的竞争力。
国内企业的高端突破:洋品牌占据着润滑油的绝对高端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在这一年进行突破,加氢裂化产品的出现等表明国内企业在高端产品上的努力,中国企业制造的润滑油同样拥有优异品质, “中国制造口号”被统一润滑油提出。
* 汽车美容飞跃发展
2004年汽车美容行业悄悄出现变动,一方面低层次的过度竞争使美容行业的某些地区出现利润下降,消费者投诉增多,在洗牌的过程中出现小业主破产等情况;另一方面国外汽车美容行业企业纷纷加大对中国的投入,北美专业汽车养护行业久负盛名的汽车兄弟牌系列汽车养护产品等进入中国。大量民营资本也开始关注汽车美容市场。
汽车美容理念有提升:在产品技术上,2004年开始汽车美容的产品升级更为迅速,概念性传播更为广泛。国内企业提出“星级美容”的口号,提出“泡泡浴”精致洗车等项目,给消费者以全新的理念,对于消费者来说,爱车的美容不再是街边词,给爱车美容进行了层次提升。
新技术传播迅速:汽车美容领域新技术出现非常快,2004“封釉”在汽车美容界传播非常快,后又出现“镀膜”的概念,并且在业界十分火暴,出现多种镀膜的产品。表明国内汽车美容也在迅速缩短与国外汽车美容业的差距。
商家逐渐冷静:在汽车美容的大市场中,许多商家只顾着进入,到2004年开始已经逐渐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汽车美容暴利时期逐渐过去,该如何认真看待这个市场,商家的逐渐冷静表明汽车美容也逐渐走向成熟。
2005汽车护理行业发展
2005汽车护理行业将是一个全面扩张和走向规范化的过程。
车市回暖带动护理行业。2005年专家预计,中国的汽车产量仍能保持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的增长速度,产销量接近六百万辆。中国家用轿车市场仍将出现范围较广、幅度较大的降价,但预计上半年的总体降幅会高于下半年,降价的原由来自于巨大的库存压力,以及国产车因产能上升促使竞争强度加大。总之,今年仍将持续的降价会增加汽车的购买量,大批待购人群的潜量将在今年释放出来。私家车的增加将会带动汽车护理行业的发展。
国外、民营企业加大在国内投入:继3M等国际巨头进军汽车美容业后,大量的民营资本也开始涌入汽车美容业。香港金鹰投资公司宣布投资3亿元,以“车之行”作为品牌进军汽车美容业。在汽车美容迎来它不断扩大的市场同时,外资民营也做好了此时进驻的准备。
专业美容护理前景广阔:汽车美容越来越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汽车美容企业将会加强服务和管理,汽车美容操作的规范化成为消费者关注所在。
竞争更激烈 优势不明显:与汽车护理行业起步时期暴利不同,专家预言,2005年汽车后市场的毛利率空间会进一步收窄,每个项目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体现在市场份额上的优势将不再明显。
汽车美容呈现新格局:业内专家预测:汽车美容形成了一个高、中、低消费层面相互竞争、共生共存的新格局。低档是打蜡、中档是封釉、高档是镀硅膜。打蜡的市场份额较大,超过了70%;其次是封釉,约占20%市场份额;高档的是镀硅膜,不到10%的市场份额。
“一站式搞定”是方向: 专家指出,要使汽车美容服务行业良性运营,除了要尽快出台行规制约,关键是要大力发展超级卖场。“一站式搞定”的消费模式,对商家来说,超级卖场可以使市场进一步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汽车美容为主的装饰、护理等会形成一站式综合服务。
注重品牌与推广 :汽车内护理行业经过提升后,企业更加注重形象与品牌的塑造和推广,2005年开始运用各种形式打造品牌。
中外润滑油决胜:2005年对中国润滑油市场来说将是一个决胜与定局之年,是中国润滑油市场再次“洗牌”的关键一年。看到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润滑油市场,洋品牌不甘江河日下,将利用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之机,以资金和品牌优势进行积极拓展。当“洋品牌”已经警醒,“巨无霸”们的攻势将日见凶猛,而众多中小国产润滑油也将在消费者意识的觉醒中面临淘汰出局。成王败寇,应对变化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变化,根据市场和对手的变化而变化。2004年12月11日,按照中国政府对WTO的承诺,中国对外全面开放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而早在此大限来临之前,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国产润滑油品牌纷纷与国外品牌联姻扩张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