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因素搅动全球 本周波幅将收敛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上周全球资产市场经历了过山车行情,而指挥棒牢牢地控制在美国手中。上周初美国人公布了高通胀指标,掺合着美联储一些官员“鹰”气十足讲话,使全球市场大跌。上周末,美国又公布了工业产值不佳数据,掺合伯南克“鸽”气十足讲话,使全球商品及证券市场又大幅上涨。

道琼斯指数上周先跌1.8%,然后大涨2.9%,全周涨1.1%。欧洲股市的道琼斯泛欧600指数先跌3.6%,后涨2.6%,全周跌1.1%,跌幅正好等于道琼斯指数涨幅。亚洲方面,摩根士丹利亚太指数先跌4.0%,后涨4.9%,全周涨0.7%。

上周最晚收盘的市场是美洲市场,其中美国微跌,因此今日亚太市场可能无法承继上周五大涨局面,有可能进入盘整行情。这对内盘炒作也有一定提示作用。

本周全球股市、特别是亚太股市仍将取决于美国情况,然而下周美国经济指标较清淡,而且仅有一位美联储官员亚特兰大分行行长Jace Guynn将开金口,因此再发生剧烈震荡概率将小得多。

上周商品期货同样受美国“把持”,成了美国经济指标和伯南克的影子市场。上周金价先从607.45美元/盎司俯冲至542.45美元,然后又被伯南克言论拉至581.15美元,表现居然像题材股,炒家被打爆可能极大;铜价上周先从7220美元/吨自由落体式跌至6410美元,然后又被拉到6980美元。油价相对平稳,因为美国既操纵不了伊朗方面的消息,也操纵不了墨西哥湾可能的“大风”,上周油价先从71.63美元/桶跌至68.30美元,周末涨至69.88美元。将来的商品期货上档将更易受到“中国因素”影响,而不仅仅是“美国因素”,不管中国采取本币升值还是加息等手段均会提升美国通胀概率,进而打击商品期货走势。当商品期货下跌时,至少澳元、新西兰元、加元会兑美元下跌,假如美元兑日元和欧元打平,美元也会上涨,而美元的上涨会进一步打击商品期货。中国因素如今已反过来理解,即对已炒高的商品期货构成不确定性。最近中国央行实质性举动正在加大,使上周先跌后大涨的商品期货上档显然不具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