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激进投资者至少应待下周中行冻资时进场,万一中行高开低走立马走人 郑步春 每日经济新闻[2006-06-21]
沪深股市昨日盘势相对平静,委买委卖比显著缩小,大盘先跌后涨,上证综指收盘小涨6点至1592.3点,两市成交338亿元。
早盘有一则消息可能震出一批筹码,这就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第二季度例会上一些言论。央行称:应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加强本外币政策协调,提高金融调控主动性,进一步抑制信贷过快增长,并加快发展直接融资。
央行这些观点应在情理之中,故早盘两波跳水后慢慢回稳,利空再次“出尽”,至少是表面如此。其实央行有个关健词,即“主动性”,而央行近期一系列政策已为“主动性”作了诠释。预计未来央行再次紧缩可能性仍然较大。
昨日人民币最后升值至8.0029,而亚太股市再次大跌,日经指数跌1.1%,首尔综指跌2.1%,曼谷SET股指跌2%,马尼拉综指跌2.4%,印度SENSEX股指跌1.8%。我国台北加权指数惨跌3.3%,恒指跌1%。
商品期货方面,虽隔夜大跌,但昨日白天全线反弹,这对沪深股市某些个股炒作节奏应有影响。投资者对此类个股短线或可关注,如果对其中报业绩拿得准的话。不过对整个资源板块投资者还是应谨慎,因为中国、美国、印度三头大象均“宏观调控”,必使资源价格充满变数。
投资者中线建仓时机未到,目前不宜过度操作,放弃些机会不失为明智之举,最激进投资者至少应待下周中行冻资时进场,进场后设好止损,万一中行高开低走则立马走人。市场真强还是假强还待多上几个新股才能检验,仅中工国际远远检验不出。一般而言,新股在不同阶段有两种奇怪表现,一为高溢价,即远高于同板块老股,另一种是远低于同类个股。新股高溢价其实正暗示了老股难以吸引人,人们找不到可炒之股,是为调整之相;而新股低溢价表明老股跌无可跌,投资者如果有钱更愿补仓被套个股,故为反转之相。市场其实是“全息市场”,如同我们周边空气里的电波。只是实战中要么缺少发现,要么被杂波干扰得无法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