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为什么铤而走险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堵,还是堵,唉。从家到单位只有8公里的路程,可我已经走了近80分钟了。就在距路口仅有两、三米,我准备一踩油门冲过去的时候,一辆出租车横空出世般地从左拐车道杀进我前面的直行车道上,一瞬间,高高亮起的红灯把我们分隔成两个世界。

看着这辆出租车得意洋洋离去的背影,我突然问了自己两个似乎很专业的问题:实线区不能再并线了啊,可出租车司机为什么还敢呢?出租车司机究竟是无知者无畏,还是胆大者妄为呢?

上周从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传来消息,北京交管部门开发的新型“非现场执法”取证系统已投入使用,新系统监控覆盖的范围可达400米左右,这标志着北京数以千计的“电子警察”在城市主要道路基本实现了“无缝覆盖”。从此,“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对于北京亟待解决的人为拥堵问题的确是一剂猛药。

可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看来,“电子警察无缝覆盖”消息就根本没有对出租车司机产生足够的威慑力。

那么,出租车司机为什么在“电子警察无缝覆盖”的情况下依然敢我行我素呢?某日打车的时候,一个出租车司机向我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平常出租车违规遭到罚分罚款了,一般不去处理,年底的时候,往往由出租车所在的运营公司出面去和交管队交涉,统一将罚分、罚款一笔勾销,圈内管这个做法叫“铲分”、“铲条子”。他补充到,公司这么做也是不得已,否则,天天罚来罚去的,既耽误时间,又浪费钱,司机哪有能力再上缴份钱呢。我嘟囔了一句:你们如果都守规矩,哪里还怕遭罚款呢?司机回答得振振有辞:我们如果守规矩的话,还怎么赚钱啊?

出租车司机的逻辑大概是这样的:因为份钱太高,所以他们得拼命地抢生意,所以违规就在所难免———一下子,出租车司机就从令人同情的受害者变成了令人生厌的违规者了。

当年我的同行王克勤冒着生命危险卧底写出了出租车份钱黑幕的文章,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出租车司机的境遇的同情,纷纷呼吁出租车运营公司降低份钱。而有些出租车司机的违规,显然辜负了大家的这种情感。

规则,只有对所有人一律平等才有意义;规则,只有对讲规则的人才有价值。那么,“电子警察无缝覆盖”能否治得了出租车司机的胆大妄为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