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废旧橡胶利用结构不合理 循环经济打折扣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再生胶年产量已达145万吨,再生胶产量目前已居世界第一位。但当人们了解到这一’成就’的同时,也了解到另一种担忧:由于我国废旧橡胶利用结构不合理,造成橡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也使这一行业的循环经济打了折扣。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介绍,我国废旧橡胶利用一直呈稳定增长势头。2005年我国以废橡胶为原料生产的再生橡胶,产量已达145万吨,废旧橡胶资源利用率已超过60%。我国再生胶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和美、日等发达国家80%以上相比,更大的差距还在于,国外废旧橡胶的利用除了轮胎翻修外,主要是制造胶粉应用于建筑材料和燃烧热利用。而生产再生胶仍然是我国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废旧橡胶利用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是翻胎率太低。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目前我国翻胎技术不过关,大部分应该进行翻修的轮胎被用来制造再生胶、胶粉,而有的甚至用来土法炼油或干脆废弃,造成橡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业内人士认为,废橡胶综合利用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其综合利用有热能利用、原形利用、再生利用等多种方式。在我国,它还事关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理念的落实。但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废旧橡胶综合利用仍将以再生胶为主。在这种条件下,国内应在加快开拓胶粉应用领域的基础上,适度发展胶粉,并扎实做好深加工。到2010年,废橡胶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80%以上。

我国已连续3年成为世界第一橡胶消耗大国,耗胶量超过全球橡胶工业耗胶量的五分之一。但我国橡胶资源仅占世界总资源量的约10%。近几年,我国每年都需进口天然橡胶120万吨以上,合成橡胶60万吨左右。因此,加快提高废旧橡胶综合利用水平,这是橡胶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信息来源:中国化工资讯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