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德 邹风华 李豫龙来源:成都晚报
日期:2006-6-28 9:32:00编辑:chenyang
【正文】
寻觅雅阁在中国的足迹,其生产和销售的历程本身就是一段传奇。
1999年3月26日,第1辆雅阁下线,当年的12月31日,第1万辆雅阁下线。此后两年,雅阁完成了从1万辆到5万辆的生产;随后仅用了3年时间,又实现了从5万辆到20万辆的飞越;接下来的2005年和今年,在不到1年半的时间里,产量又跃升到50万辆,并连续19个月蝉联国内中高级轿车销量冠军,创造了“雅阁神话”。这个过程中,尽管不断有其他品牌的同类车型向雅阁发起攻击,但谁都不是雅阁销售神话的终结者。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5月雅阁销量迄今为止累计达到53436辆,成为中高档级别的累计销量冠军,同比增长29.8%。
近些年来,伴随车市竞争的白热化,新车型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在此态势下,业内惊喜地发现,在国内市场上,有一款中高档轿车,在短短7年的时间里,已经累计生产了近50万辆,它就是雅阁。6月27日,也就是今天,广大广州本田车主将在广州本田总装车间亲眼看着第50万辆雅阁成功下线。这标志着雅阁成为中国第一个仅用7年时间产量就达到50万辆的中高级车型。
“谁来终结雅阁的销售神话?”这样的疑问其实提过很多遍了。此前号称“无竞争对手”的凯美瑞,到公布价格的时候,广州丰田的领导人又开始着力强调说:“同级别车型都是竞争对手”。可见,眼下的汽车市场,谁都不敢“妄自尊大”。事实也是如此,在20万元左右的中级车市场上,各主流车车型均有不错的销售业绩,制造工艺、技术水准、高端配置各有所长。倘若用“田忌赛马”的方式,用己所长攻人所短,可能能得出微小优胜的结论,但如果来个全方位对比竞争,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如果说10年前,汽车市场比拼的只是产品的话,那么进入现在,一个车型与另一个车型的较量,除了产品的性价比之外,企业的综合实力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衡量一个车型是否能够获得成功,除了必要的产品优势之外,还有服务、口碑、使用成本等其他因素。
经过7年的本土化运作,雅阁的绝大多数零部件都已经国产化,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削减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更重要的是,基于产品本身和售后服务的满意度,雅阁树立起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一度引领中级车价格标竿的雅阁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诚信、可靠的印记。这些“非一日之功”的能量成就了雅阁的持续热销。
有鉴于此,后来的同级别车型之所以在市场表现上均未超过雅阁,可能问题并不在车型本身,而是其他需要长期沉淀的因素,而这正是雅阁所积累的优势。
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客户对服务整体满意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本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告诉记者,广本今年启动了一个全新的渠道品牌:广汽HONDA。到今年年底,广本的市场保有量将达到近100万辆。“如何始终如一地为这100万个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成为广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之一。”随着今年下半年第二工厂的投产,明年广本的产能将达到36万辆,市场保有量增加的速度也将加快。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2006年,广本已经开始构筑36万辆的销售服务体系,培育高品质的销售服务能力,建立超越销售能力的售后服务体制和零部件供应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