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2.6 内核学习小结(1)---硬件相关概念

王朝system·作者佚名  2007-01-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特权级

Intel体系结构引入特权级是为了实现保护。所谓386保护模式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系统中每个段(CS、DS、SS)都有自己的特权级,系统中每个任务或程序也都有自己的特权。

2、操作模式

处理器加电或重启后,首先进入实模式,操作系统初始化部分负责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的切换。

3、段、段描述符

段是一块连续的内存区域,是基本的内存保护单位。用段描述符来描述。

4、全局和局部描述符表(GDT、LDT)

为了段的管理和查找方便。

5、门描述符

一种特殊的段描述符,属于系统段描述符。因为仅按段级保护,应用程序就无法使用操作系统段中的过程,为此,操作系统就把这些需要公开的过程建成门,从而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这些门使用操作系统的过程。(这里的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函数调用),一个门对应一个过程或者任务。

6、分页机制

Intel体系结构提供两种内存管理机制:分段和分页。段是一种基本的内存管理机制,它把处理器的线性地址空间划分为小的地址段。段与段相互独立,对段的访问要受到严格的检查和保护。段可以再分为页,从而实现对虚拟内存的基本支持。

Intel按页目录和页表两级结构组织一个任务的页。页目录是一个数组,其元素叫页目录项(PDE)每个PDE描述一个页表,PDE占4个字节。页目录的大小为4KB,所以一个页目录中有1024个PDE。

页表也是数组,其元素叫页表项(PTE),每个PTE描述一页,PTE占4个字节。页表的大小为4KB,所以一个页表中有1024个PTE。

故系统中可以表示1024*1024个4KB的页,即线性地址范围0-4GB。

由逻辑地址到线性地址要用到描述符表,而由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要用到页目录和页表。

// 下图为页地址的格式:

// 10bits10bits12bits

// ||----dir----||-----page-----||-------offset--------||

Intel用寄存器CR3存放当前使用的恶页目录的物理地址,从而可以实现到物理地址的转化。

系统中可以只有一个页目录,所有任务共享;也可以有多个页目录,每个任务一个,任务页目录的机制地址保存在任务的TSS段中(CR3域)

6、TLB

由于每次访问存储器都要存取页目录和页表,大大降低了内存访问速度,所以Intel处理器加了一个CACHE,用于存储最近使用的页目录项和页表项,即DTLB和I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s)

TLB存取权限为0特权级,所以刷新TLB必须由操作系统完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