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位德国朋友,家在海德堡(HEIDELBERG),曾多次邀请我们。这次正好顺访,这位老兄告诉我们到奥格斯堡(AUGSBURG)找他,他正巧在他的一位朋友家“搅扰”。
从最边境的德国开始,我们看到一幢幢民居,红瓦白墙,全部粉刷一新;道路、田地和各种设施规划得整齐有致。试图找一处“另类”景致,竟然难以“如愿”,一切就像被一位勤快的主妇收拾过一样。这时,我知道为什么这位朋友去北京时,不巧撞到一栋普通的旧居民楼里,看到落满灰尘,还有墙皮脱落的内墙,很天真不解的问“为什么没有人刷呢?”我当时语塞,这不是问题的问题被他提出,还真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在纽纶堡(NURNBERG)转车。这是一个德国中南部中等城市,街道干净整洁,处处装饰着鲜花,建筑清丽别致,步步是景。看街上的水果摊,草莓、樱桃、苹果和杨桃齐刷刷的,个儿大饱满,我不由的想起了那句“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月亮倒是一样的圆,但是人们的生活质量的确不同。由于发达程度,消费水平,他们生产、流通和进口货物的标准都定得较高,以至于水果都只优胜了尺寸大的,长相好的。
奥格斯堡(AUGSBURG),同在巴伐利亚(BAYERN)地区,规模稍小,站前广场有些杂乱,停车场还停着一堆自行车。我们的朋友HELMUT和他的朋友KURT来接我们,到离城20公里左右KURT家中。他的家,是个二层小楼,一层是车库,客厅,餐厅、厨房和卫生间,二层有洗澡间、一个工作间、二个卧室、储藏室,和卫生间。初到人家,还有些拘谨,正要脱鞋,他们说不用,就这样走进满铺地毯干干净净的家中,真有点不习惯也不好意思,发现他们就那样进入才感释然。后来悟出,这里环境太干净倒无需特别注意,大家反而像不讲卫生似的。这时,我们理解了早些年,在国内看到漂漂亮亮的欧美女孩,满不在乎地在百货大楼前不垫任何东西席地而坐,就着电线杆写明信片。虽然初次见面造访,KURT很天经地义地认为我们该住在他们家中,他们的态度,让我们觉得再提出去住旅馆倒不象话了。儿时亲戚间互相走动的时候,两家人亲亲热热同挤斗室那种热情淳朴,仿佛就在眼前。
他们起得很早,六、七点钟,已经自己用过早餐,并为我们准备好咖啡、奶酪、面包和肉。摆放在客厅的茶几上,而KURT 在一旁,一个人同时吹起口琴,弹起吉他表演,说是送给我们的早餐礼物。
天气很好,我们计划下午吃烤肉。逛过城区之后,特别采购了一堆东西,包括按照我们的提议,找来了一只鸭子。我们本想凑兴的,而他们执意说没有让客人付款的理由。丈夫兴致勃勃地准备烤鸭。KURT支起烤炉,肉买来时已经是腌好的,除了夹子、铲子一类工具,他又找出一个喷枪似的装置,拉了长长的电线,原来是专门吹火用的小鼓风机。点起火引放入木炭中,鼓风机“呜--”地长鸣起来,一听就知道“开工”了。我们自己在家里也常烤肉吃,却从来没有这么麻烦,至多一把扇子或者一本杂志煽煽足够。看来,他们大事小事都有完整的程序,有时候也挺累的,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乐趣。HELMUT说做沙拉,拿了全套大小的盆、不同的刀、和滤水网盆,坐在院子里认真地洗洗削削开干,他摆的摊子不小,但是沙拉最终停留在青菜萝卜的阶段,开始他们说是睡着了,后来干脆说沙拉已经完蛋了。厨房里餐厅里,大概由于女主人一直在斯图加特工作,只有周末回来,所以很乱,但是每一样用品都极为干净。不同规格案板有十八九块,各式擀面杖二十来个,塞在厨房各个角落;餐具、盘子的数量大概上百,摆在宽阔的橱柜里;二三十个锅碗瓢盆,绞肉机、洗碗机、切片机,我们能想到的,和不能想到的厨房用具应有尽有。不禁联想起了里根的一句话,说,什么是美国,就是有几百种冰激凌,供你随意选择。
席间,我们还接待了一只猫,长得胖胖的很可爱,干干净净的样子。下午五点多钟到来。她先在一层每个房间“视察”一遍,然后悠闲地踱步到KURT准备好的食盘跟前用晚餐。又转悠一会儿,悠闲地离开,像在自己家里那么自在,又像个不爱着家的孩子。KURT告诉我们,这不是家养的猫,只是他们的“邻居”,靠到附近几户人家“化缘”度日。每天早上八点多,和傍晚这个时间准时来,从不间断。
两位老兄英语不太好,我们不讲德语,却并没有影响交流的气氛。我们互相交流趣闻,他们还讲,你们知道英国人和德国人有什么不同吗?这可是可大题目,我们用征询的目光等待着,告诉你们,德国人讲玩笑有分寸有时有晌,英国人不然,任何事情都可以拿来做笑料。真的吗?这可与我们想象中的大相径庭。
他们饶有兴趣地让我们把他们的名字用中文译音写下来。看他们想模仿,又不知从哪里下笔,我们特别写出详细的笔画示意图,KURT开始练习,HELMUT做这个工作好像迟钝些,没写几笔就半途而废。临走那天清晨,我刚刚起床经过客厅,看到HELMUT坐在沙发上,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在干事情。后来,他给我们看一张纸,说那是自己晨练写的中文名,一定要赶在我们离开前给我们看到。当我们告诉他“描”得很不错,他像个得到老师夸奖的孩子一样,满足地笑了。
出发前,他们问我们最喜欢吃哪种面包,要给我们带一些在路上吃,还准备其他食品,我们实在过意不去,推辞了半天,他们执意给我们装上一瓶水。还特别嘱咐我们不要在下一站慕尼黑(MUNCHEN)乱买东西,因为大城市东西很贵。
“游历”并没有太减少我们对欧洲那抽象的感觉,他们告诉我,哪的人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