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常听学生们说很喜欢英语,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英语,可就是长进不大,至今仍然是听不懂,说不出,写不好。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没有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本文就如何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谈以下几点拙见。
养成朗读、背诵和复述的习惯。对于初学英语的同学来说,要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第一步就是大声朗读。通过朗读可以反复训练发音器官和耳朵,把声音铭刻在脑子里,这样既可以提高听力,又可以纠正发音,还有助于记单词、巩固语法点。第二步是在朗读的基础上选择容易上口而且有较强实用性的课文或段落进行背诵。有的句子和语言现象,开始并不完全明白,一旦背熟了,自然就通了。第三步是在背诵的基础上将一篇课文、一个故事或一段对话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到了这个阶段,你不仅能把已经学过的语言讲出来,有时甚至可以脱口而出,会使你学习英语的信心倍增。
养成勤记单词的习惯。想学好英语,必须掌握大量词汇。学习词汇,如同交友,一回生,二回熟。从记忆、理解到使用词汇,需要反复接触,反复练习。好多学生问我记单词有无窍门或捷径,我总是说有,如词缀词根记忆法、同义词和近义词记忆法、分割联想记忆法、词源记忆法等。但无论用哪种方法,关键都是反复记忆。人脑生理学证明:记忆的强度随着复习次数的增加而呈几何倍数增长。只要按照一定的间隔时间反复记忆,记单词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养成大量阅读的习惯。阅读是学习知识、积累文化最经济、最可靠的途径。
学习单词不能孤立地去死记硬背,要在句子中、在篇章中学习,要记住单词的“左邻右舍”,即搭配,还要记住它的上下文,即语境。这就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最好读一些没有专业词汇、文字较简单、篇幅较短、内容有吸引力的作品,在相对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欣赏精彩的情节内容,渐渐熟悉语言的基本表达,这样容易看得快看得多,给自己树立信心。阅读贵在坚持,时间长了,日积月累,语感就增强了。
养成勤写作的习惯。写作是训练思维、复习知识、化知识为技能的最有效的方法。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听说带动读写,读写推动听说,互动并进,相互转换。经过听、说、读的积累,写便水到渠成。要想使写作水平快速提高,还可以尝试“读前写”,即在拿到一篇文章时,先看文章的题目,审题构思,试写一篇,回头再细读原作,把自己的文章拿来对照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再写一篇。通过分析比较,对一些较难的语言现象就会有更清楚的认识。定期适量的写作,能促成英语学习质的飞跃,能够将牵强的语言能力演变成自然语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信手拈来的境界。
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勤查词典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某些词的用法,但不要一碰上生词就查词典,而应该根据上下文猜一猜它的意思,然后再去查词典,这对培养我们的悟性是很有好处的。对那些不常出现,也不影响文章理解的生词可以“置之不理”,而对那些反复出现的生词就得查清词义,搞懂用法。
当然,在英语学习中,各人有各人的学习方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听、说、读、写、译方面进行大量的实践,眼尖、耳明、嘴勤、手快,自有水到渠成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