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歌德分执东、西文化巨匠之牛耳,想必以孔子为海外推广汉语语言文化机构的名称,与当年歌德学院有异曲同工之妙。歌德学院已经在德语文化推广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对于我们实现孔子学院的抱负不无借鉴意义:
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歌德学院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文化活动的机构,其资金大部分由德国外交部和联邦新闻局提供。该学院的口号是“学习德语,感受文化”。
歌德学院在全世界范围开设的各种级别的德语课程班以其优良的品质不仅促进了德语的推广,也成为外国留学生进入德国大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语言工作的补充,它还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设立了各种等级以及专业或职业考试项目。与此同时,歌德学院也为教师、翻译等从事与德国和德国语言工作相关的人士提供各种进修与研讨的机会,并协助进行教材编写等工作。
其附属的信息中心与图书馆的图书、报刊、音像资料丰富,它们为德语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担当起了外国人了解德国的一个窗口。
作为在国外设立的最大的德国文化介绍机构,歌德学院还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推广德国文化。
建立于1951年的歌德学院发展迅速,目前已遍布7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分支机构144个,其中国外分支机构128家。值得一提的是,平壤分院作为第一家西方国家的文化中心进入了朝鲜。而1988年成立的北京分院是在邓小平批准下建立的,是中国唯一不依附于使馆的文化机构。自成立以来,它为诸多对德国感兴趣和想学习德语的人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和支持。
作为一个语言与文化机构,歌德学院通过与本地文化、教育界精英的密切接触将他们与德国联系起来,为德国在世界各地赢得了朋友。它以良好的信誉在世界文化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并由此提高了德国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