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海归常埋怨回国后的就业情况没有预期的好,薪水没有想象中高……称得上“老”海归的朱丹想法却不一样:曾在国内担任大学老师、曾留学美国学习教育心理学、曾在荷兰当过奢侈品推销员又在荷兰完成MBA课程的她,花了不少钱和时间读书,结果证明,她是对的。
从留学美国到留学荷兰
在国内,朱丹当了整整3年半的大学老师。在教学生的同时,她不断问自己:该怎样理解人的内心想法?带着这样的疑问,1991年,朱丹选择了在美国排名20强、具有相当学术声望的EmoryUniversity大学留学,主修教育心理学硕士课程。
毕业后,朱丹随丈夫来到荷兰并且找到了一份奢侈品销售的工作。用朱丹的话说,这是一份特光鲜的工作,卖珠宝、卖昂贵的奢侈品。每天,朱丹都要将同样的物品卖给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客户,他们每人的需求不同,每个人的心理价位也不相同。朱丹根据观察来了解客户的心理:他们想要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经验来推荐最合适的货品给客户。这样的销售工作一干又是3年。在这3年中,朱丹的脑海中又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比如钻石究竟是凭什么来定价?这些奢侈品的渠道又是怎样?公司的策略、公司对员工的管理、公司的营销方案为何这样制定……朱丹又有了“征服欲”。于是,辞职,申请MBA,朱丹重新开始作回学生。
在荷兰读MBA课程
在荷兰的3年工作经验,让朱丹有了自己的社会网络,结识了许多商校的朋友。每次聚会时,朱丹总会被这些荷兰商学院毕业生身上的那股激情所感染。朱丹选择了他们的母校———荷兰著名的Nijenrode商学院(荷兰商学院)的MBA课程。
重返校园,朱丹花了整整1个月的时间来适应校园生活。MBA课程的学习量很大,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其他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朱丹所在班级有50多位学生,来自于20多个国家。由于各自经历的不同,大家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每当小组讨论时,大家总是争得剑拔弩张。每天,朱丹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讨论案例、准备演讲、完成大量的作业,而每个案例都长达数十页、每天必须查看几个章节、甚至几百页的参考文献,每天还有许多门课需要消化。从早上8点开始直到下午5点都是上课时间,晚饭后接着小组讨论,等到得出结论完成报告时通常已是半夜三四点。
社团活动增进沟通能力
荷兰商学院的一大特色是,学校相当重视学生们的社团活动。即使在MBA的班级内,也有互帮互助的现象。例如,某些学生的某门课成绩不过关将被学校退学,学生自发组织“帮困小组”为他们排忧解难,把不懂的学会、把拉下的补上。全班学生联名向MBA管理办公室保证同班同学一定会按时按质毕业。此外,学生还会不定时举办各种类型的主题PARTY。从主题到服装、从乐队到场地,都是商学院的学生一手包办。曾经有一次,朱丹和同学还为了在17世纪的城堡内———学校的行政楼举办圣诞Party,而与学校进行谈判协商。这些团队活动的过程都相当有趣,对于朱丹来说,如何说服学校、如何组织活动比活动本身更有意义。这样的经历也让她增进了沟通能力,改进了沟通技巧。
成功是一个过程
MBA毕业后,朱丹回到中国工作,从为一家快速消费品公司工作到一手创办自己的咨询公司,朱丹经营着自己的事业。对于目前的状况,朱丹却说,现在的一切远远超过她留学前的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