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公一’考了82分,‘公二’考了70分,‘公三’考了65分……”昨天,公共英语考试(简称PETS)成绩刚一公布,一些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如释重负地交流起考试经验。这位家长所说的“公一”、“公二”,是目前我市几乎所有小学五、六年级家长最为关心的公共英语等级考试。
据了解,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主要为成人设计,其中公共英语一级相当于初中毕业的英语水平,二级接近高中毕业的水平,三级则表示英语已达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水平。
昨日,记者从市教委提供的数据得知,今年9月,我市有近万名小学生参加了公共英语一级以上的等级考试,其中“公三”考生超过80人。换句话说,80余名小学生报考大学等级英语证书。市内某知名英语培训机构负责人透露,从1999年至今,我市有100多名小学生已拿到“公三”证书。
“‘公一’不过上区重点肯定没戏。考过二级进重点才有些把握。”昨日,家住江北的学生家长周女士一语道破小学生热考公共英语的原因。
周女士告诉记者,她在仔细阅读了公共英语的一本教材后,发现里边不仅单词量远远超过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且涉及的交通、商业情景过于成人化。而另一位家长则道出了自己的无奈,称这是由于现在的学生竞争激烈,致使家长不得已而采取的方法。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公共英语等级证书变成“小升初”的敲门砖后,家长送孩子上公共英语培训班已成趋势。近年来,参加公共英语培训的少儿人数每年以10%至20%的比例增长。在我市一些小学名校,不少毕业班的孩子都手执一级或者二级的证书“待价而沽”。一位老师透露,近年来,公共英语证书在小学升初中呈“水涨船高”的趋势:“1999年一级B就行,2002年升到一级,今年就瞄上二级了,以后还可能升级。”
采访中,重庆一中的英语老师成林告诉记者,家长这种望子成龙的做法,反而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急功近利的考证热、各类培训热很容易给年龄小的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他们会因为不适应难度过大的考试和学习,过早地产生厌恶情绪和恐惧感。
四川外语学院外语系教授刘喻梅认为,家长这种盼孩子成神童的“提前教育”违背了基础教学。她以PETS考试举例称,这原本是针对广泛的社会成人考生而设立的,所以考试中的内容很多都涉及成年人的话题范畴,如找工作、商务谈判、婚姻观、价值观等等,这些显然超出了小学生的社会经验范围。
重庆市教育专家凌霄正表示,孩子的学习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建立其自信心。各类培训考级形成的学习压力适得其反。
重庆市教委基教处处长万力认为,作为中小学生,参加一些校外学习辅导班并非坏事,但这首先要明确两个前提:第一,要明确学习目的,千万不要因为攀比或功利性的目的而盲目报班。第二,要选对学习方法。青少年英语学习的第一要素不是考试,而是培养兴趣,夯实基础,尽量使其课程保持长期性。
重庆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王浩称,从人生发展心理学看,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课题,如果这些课题没有在相应的年龄得到解决,就会成为他下一阶段解决新课题的障碍。而在每一个年龄阶段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所面临的课题都是多元的。比如一名14岁的孩子,他除了要完成14岁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学会并体验以14岁孩子的身份,去与不同的人建立亲密程度各不相同的关系。如果说“学会”是可以加速,那么“体验”却要求有正常的速度———囫囵吞下的水果与慢慢咀嚼的水果,不但味道不同,营养也不一样。
“你想你的孩子成为天才吗?”、“掌握学习方法就能成神童。”针对这些各类培训班打出的广告,记者采访了专门从事超长儿童研究的专家、重庆市教委的任老师。她告诉记者,“外面铺天盖地的神童广告完全是一个商业炒作。说什么只要8000元或者是更少的钱就能将孩子在短时间内培养成神童,事实上钱不能解决智力问题,即使真的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也只是‘填鸭式’培训的结果,并不是什么真正的高智商。孩子心理和智力都有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能人为干预孩子的发展。而且从生物个性差异性方面说,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适合超常教育。即使对于超常儿童来说,基础不同,适合的教育模式也应不同。”
爱弥儿幼儿园院长孙艺很有体会地告诉记者,每次开学,总会有不少家长追问她:“你们能让孩子识多少字,能学多少算术题,能把孩子培养成神童吗?”孙艺说,幼儿园给智力天赋不错的孩子提供一个较好的发展平台,“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天才”。
记者手记
别把孩子变成“夹心饼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部分家长一生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让孩子成为“神童”的梦想和冲动,让家长们开始行动起来,不惜“砸锅卖铁”花大笔钱财,把孩子变成各类培训机构试验的对象。在这里,被用来制造“神童”范本的懵懂儿童成了父母和商家双重夹击下的“傀儡”。
“神童制造”一旦被商家在功利化思维下利用,就变成了制造虚幻泡沫的过程。幼小的孩子尚不明事理,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父母的威权下,也就只能乖乖听命于“计划”的培训,而就此磨灭了童年时的天真浪漫。从这样“流水线”上走下来的孩子,实在让人为他们的未来捏一把汗。
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能未必需要比别人聪明多少,但却需要一个完整的、开心的、曾经有过一些值得珍藏的记忆。亲爱的家长们,请尊重孩子的选择。
本报记者 熊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