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3月22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我国一向重视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然而,德育的缺陷也不容忽视。德育工作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生活实际相距甚远,长期以来,脱离实际的所谓德育,培养出了多少“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道德似乎仅仅成为了一门知识,靠死记硬背和高谈阔论便可以得到高分数,甚至成为可以升迁的敲门砖。教与学、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的现象,成了广大德育工作者最头疼的问题。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其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要把求真务实作为重要的指导方针,重视和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中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育的时期,可塑性很大,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把中小学生当作重点对象。
一般说来,道德的发展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整个小学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小学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呈“马鞍”型,低年级和高年级较高,中年级较低。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处于一种依附性很强的“家长和教师的权威”阶段,其行为习惯具有不稳定性;随着儿童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发展,中年级儿童可能因破坏了原有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导致行为习惯水平下降,到了高年级以后,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开始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稳定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许多道德品质可以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以后再给予意义。从行为习惯入手,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失为一条科学的途径。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透过一个细微的习惯,往往能分析一个人的思想、作风、道德或文明的程度。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道德习惯是道德行动自动化的过程,是由不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个人品德的突破点,是品德发展的质变的指标。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形成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
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不是看其偶然出现的行为,更不是听其口若悬河地演讲,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的目的,简单的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重视道德习惯的培养,不仅不会偏废或削弱其他道德品质的发展,而且,还能有力地促进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道德情感的丰富和道德意志的坚定。
首先,培养道德习惯有利于“知行合一”的实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养成道德习惯才能把道德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成为真正的品质,而不至于“说”和“做”相互脱节,成为“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第二,习惯培养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既是道德实践的过程,也是道德再认知的过程,个体在道德习惯的养成中,不仅能深化原有的道德认知,也能产生新的道德认知,从而提高并丰富道德认知。
其次,道德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丰富情感体验。培养习惯的过程是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过程。这种亲身体验直接作用于身心,使各种感受真实而直接。
最后,培养道德习惯有利于坚定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的形成本身需要相当的意志努力,有的甚至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当某种道德行为达到自动化程度的时候,就成为道德习惯了。一旦养成道德习惯,即使没有强烈意志的参与,良好的道德行为也会自动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