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由美国知名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家关注联盟”和哈佛大学史密斯天体物理中心,日前在国际互联网上详细公布了日本两颗间谍卫星的秘密运行数据。据专家介绍,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对这两颗间谍卫星进行精确定位并准确计算出卫星经过的时间,从而及时对其采取应对措施,使其无法有效获得情报,沦为聋子的耳朵。
《读卖新闻》的报道一经披露,立即在东亚地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们在关注日本间谍卫星的运行轨道以判断其侦察对象和范围的同时,也不禁要问,对于间谍卫星这样似乎无所不能的“天眼”,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加以防范呢?
间谍卫星天生有弱点
间谍卫星是现代军事侦察技术发展的最尖端。与其他侦察手段相比,间谍卫星具有“站得高、看得远”的独特优势。加之其在外层空间行动而不受国界的限制,大大增强了情报信息获取能力。
目前,通过间谍卫星搜集情报已经成为各军事大国最主要的侦察手段之一,美国80%、俄罗斯70%的战略情报和大量的战役、战术情报都是由间谍卫星获取的。日本、印度、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韩国等国家,也都在积极努力建立自己的间谍卫星系统。
不过,间谍卫星也有着自身固有缺陷。首先,间谍卫星必须沿固定轨道运行。卫星发射升空后,只能沿着设计好的轨道运行,虽然有些间谍卫星能进行机动变轨,但其机动能力非常有限。
其次,间谍卫星通过遥感方式进行侦察,侦察方式相对单一,每一种类型的间谍卫星上通常只能采用一种侦察方式,星上数据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弱。
此外,间谍卫星的侦察能力还十分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其侦察情报的时效性也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
三招应对间谍卫星
由于间谍卫星有着这些弱点,因此掌握一定的技术后对付它并不困难。总体来看,对付卫星侦察的办法可以概括为三个字——“躲、骗、反”。
“躲”,就是掌握卫星运行规律,适时进行规避。由于卫星基本上只沿预定轨道飞行,因此只要掌握了其运行数据,其经过地面目标上空的时间就可以被计算出来。当卫星飞越过境时,军事行动应尽量隐蔽,但当它飞过地面可视范围之后,则是侦察监视的“空白”时间,可以利用这个空隙大胆行动。
1998年印度搞核试验时,当美国的间谍卫星飞越核试验基地上空时,试验人员就偃旗息鼓,按兵不动。美国卫星一飞离,他们立即抓紧时间进行核试验准备,从而成功地躲避了间谍卫星的侦察监视,使美国方面毫无觉察。
据媒体报道,此次被美国科学家揭了“老底”的两颗日本间谍卫星采用的是南北方向经两极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每天围绕地球运行15周,其中两次经过东亚地区上空,时间分别大约是中午11时到14时,以及夜间22时至次日1时。因此,处在侦察范围中的东亚国家只要避开了这两个时间段,就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军事行动。
“骗”,就是实施伪装和欺骗,蒙蔽间谍卫星的“眼睛”。利用现代伪装技术,完全可以通过巧妙的伪装来“隐真示假”,欺骗间谍卫星。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军队巧妙地把重要军事基地和设施都伪装起来,并且通过制造假军事目标等方法,有效对抗了美军卫星的侦察,保存了军事实力。战争结束时,大量南军坦克从科索沃地区撤出,美军情报部门对此目瞪口呆。
对于日本的两颗侦察卫星来说,其侦察手段分别为光学成像和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只要灵活运用改变目标的形状、大小、色调、阴影、位置及电磁辐射特征等物理特性的方法,就能有效对其实施欺骗。
“反”,就是采取以攻为守的办法,利用各种反卫星武器直接摧毁卫星或星上的侦察设备。间谍卫星为了看清地面目标,一般都采用高度大约在几百公里的低轨道,这使其十分容易受到反卫星武器的打击。
目前,除了通常的反卫星导弹、反卫星卫星外,世界各国还都在研究利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和粒子束武器等强辐射武器,摧毁卫星上精密的光电探测设备,使卫星无法工作的方法。
1997年,美国进行了陆地激光武器攻击卫星的试验,激光束成功地击中了目标卫星。此外,还有专家曾提出过被称作“鹅卵石扫帚”的反卫星作战方案,其设想是利用火箭发射大量的鹅卵石到太空中相应轨道高度,形成一条“石带”。届时,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间谍卫星,一律一“扫”而空。(特约军事观察员施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