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制武器竞争力日渐下滑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2006俄罗斯这几年的武器出口业绩亮丽,新型防空飞弹、战机、柴电潜艇、战车的销售状况极佳,每年的出口金额超过五十亿美元,坐稳世界第二大武器出口国家的位置。

不过,在这表面风光的背后,俄制武器事实上存在著许多隐忧,特别是在前两大俄制武器出口地区中国和印度,最近的发展让俄罗斯政府相当忧虑。首先在大陆方面,过去两年来大陆积极争取欧盟取消对华军售限制,希望能获得俄罗斯无法提供的先进技术,或是获得俄罗斯不愿意出售的较高等级武器装备,如法国的阵风或幻象2000-9战机与飞弹或发动机技术。此外,大陆对俄罗斯提供的较次级装备更是相当不满,不仅歼11的生产计划中途停止,中方也拒绝了俄罗斯提议将早期供应的Su-27升级到Su-27SM的计划,至于更早的A-50预警机更是接触过后便放弃。针对中方的不满,俄罗斯计画提高售华SU-34战机等武器的技术等级,以稳住这个重要的客户。

在印度这方面,俄制武器的竞争力在强敌环视下更是大幅下滑。就举代表性的两大采购案Su-30MKI和T-90S战车为例,印度都要求这些武器改用法国、以色列生产的航电、座舱显控、观瞄装置等先进设备,暴露了俄罗斯在这方面的不足。让俄罗斯较难堪的是,印度海军Tu-142的升级案最终竟选择以色列来负责,新型柴电潜艇印度选择的是法制天蠍星级而非俄制阿穆尔级。俄制武器在印度节节败退,俄制武器和电子技术方面较弱虽是原因之一,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产品质量都有问题,先进的Su-30MKI的妥善率不佳,AL-31发动机层出不穷的问题让印度抱怨连连,而俄罗斯的低效率售后服务更是加重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现在连大陆新式J-10战机装备的AL-31FN发动机质量都让人不放心。

基本上,俄罗斯国防工业目前都在吃前苏联时代的老本,由于财力大不如前和人才流失,新世代武器的推出仍是遥遥无期。目前俄罗斯销售中的武器装备几乎都是前苏联时代的产物,如果不增加新产品开发的投资,俄制武器竞争力转弱将是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