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3处核设施封条被揭开 俄美欧联手发难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月10日,伊朗国家原子能组织副主席赛义迪宣布,伊朗已正式拆除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并将在当天晚些时候重新启动这些设施,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图为2005年8月8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以南大约420公里的伊斯法罕铀转化中心,一些摄影师在为一个被国际原子能机构密封的放射性铀储存罐拍照。新华社/法新

伊朗揭开位于纳坦兹核设施的封条,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后,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应。欧洲“三驾马车”德国、英国和法国外交部长12日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与此同时,此前一直充当调停人角色的俄罗斯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俄罗斯转变立场

俄罗斯此前一直在欧盟和伊朗之间斡旋,并且提出了在俄罗斯境内和伊朗共同提炼浓缩铀的建议。伊朗政府重新启动了和浓缩铀有关的核研究令莫斯科感到十分恼火。据《华盛顿邮报》12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日前在和美国国务卿赖斯进行电话交谈时承诺,如果美欧决定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中提出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的议案,俄罗斯将不再反对。

美欧决意发难

德国、法国和英国的外交部长以及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准备12日在柏林举行紧急会议,讨论欧盟如何应对日益升级的伊朗核问题。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欧盟外交官说,德、法、英在会谈前已经就伊朗核问题达成了部分协议:如果伊朗不中止浓缩铀的活动,欧盟将不再继续和德黑兰进行谈判。

虽然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的决议草案只需要得到简单多数赞成即可获得通过,但是美国政府已经表示,将尽可能地争取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成员国的支持,使得投票结果“更具象征意义”,旨在向伊朗政府“发出明确而强烈的信号”。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11日表示,他不会被西方国家的“大惊小怪”所吓倒。不愿公开姓名的驻国际原子能机构西方外交官说,伊朗已经揭开位于纳坦兹、帕斯特拉什和法拉雅恩德3处核设施的封条。但是,由于这些核设施长期封存,很多设备都需要重新调试甚至修理,他们认为伊朗方面真正能够启用这些核设施“还需要很长时间”。冯俊扬(新华社特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