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郑必坚,是中共和平崛起理论的包装人之一,後来,在江泽民的极力反对下,改为和平发展。基本上,北京现在在全球打出的旗号就是和平发展。不过,现在北京有一种声音,指郑必坚「和」昏了头,尤其是鹰派和军方。
郑必坚提出「三和」理论,即对内和谐、两岸和解、对外和平,其中对内和谐包括香港,目前,中方对民主派的和谐路线,与「三和」源於一脉。北京强硬派之所以指郑必坚「和」昏了头,理由是:一,郑必坚的「三和」理论,比中共过去批判的前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的「三和一少」还要「修」。二,违背了毛泽东「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退让求和平则和平亡」的原则。三,违背了邓小平的「两手政策」。在美国发表新一份「中国军力报告」、强调中国是唯一可以挑战美国的国家後,北京军方更加嘲笑郑必坚是《农夫和蛇》寓言的善良而又愚蠢的农夫。
军方指中国受美国威胁
针对美国的「中国军力报告」,军方有官指,不是中国威胁美国,而是中国受美国威胁。他们说,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的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军事战争,也有可能面临政治战争、经济战争和外交战争等,中国国家安全可能面临「泛化」了的战争威胁。如果把军事战争、政治战争、经济战争和外交战争等统称为战争,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的「泛化」的战争威胁不容忽视。
第一,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因素将进入「紊流期」。冷战时期,苏联的经济并不如美国,它与美国争夺世界霸主地位,实际上争夺的是军事实力的世界第一把交椅。中国要和平崛起为强国,必将面临许多历史上强国崛起中所没有遇到过的新难题,敌对势力也可能将战争强加给中国,或者透过采取对中国发动政治战争、经济战争或外交战争以阻碍中国的发展。
第二,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世界上最杂的,陆上有十馀个邻国,海上与六个国家隔海相望,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由於邻国多,中国与邻国出现矛盾和突的可能性就大。
第三,可能面临严峻的「打」、「压」形势。一个国家的崛起意味某一方面的利益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再分配。随全球化和资讯化的深化,各国的争夺已从军事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这使「战争」爆发的机率大增。
第四,中国与周边国家达成了某种形式的「核平衡」。核武器出现後,尤其是冷战时期美国和前苏联达到「核平衡」後,战争表现为「有限性」。目前,中国基本上与周边国家达成了核平衡,这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发生战争的有限性大大增加。
第五,海外利益诱发的突将增多。目前看,中国在三个地区与其他国家有发生「军事碰撞」的可能性:台湾岛以东的西太平洋地区;南海地区因资源问题也存在可能性;在印度洋地区因石油航线安全等问题发生军事碰撞的可能也不能排除。
胡温对军方介入并不深
军方还说,中国可能面临「有限」军事突的特点,一是规模有限,二是空间有限,三是目的有限,四是持续时间短。战争双方都将战争的目的限定在一定的目标上,随战争的爆发,双方可能立即进入谈判,一旦达成妥协,战争立即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