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2005年7月26日报道:正是盛夏,在广西、海南、湖北、上海市郊的嘉定、崇明乃至一些灌水系统已被破坏的稻产区,稻子已到拔节期,放眼望去,满目葱笼,一派生机;而低头寻去,稻田里却难觅灌水,穿着布鞋去种稻已成现实。这里栽种的就是由上海科学家自主育成的中国旱稻。
上海市农科院日前宣布,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继育成中旱3号,成为我国南方稻区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旱稻品种后,又育成沪旱3号、沪旱7号,并分别成为我国南方稻区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粳型旱稻品种和上海市第一个审定的旱稻品种。目前,这些新品种已累计推广种植近535万亩,增产稻谷3亿公斤,节约水资源16亿吨。同时,由中国科学家构筑的抗旱性评价技术路线,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干旱 中国粮食减产主因
水稻,顾名思义就是用水灌出来的,它占去了我国农业总用水的70%,消耗了我国总用水量的50%。而当今世界,粮食在减产,农田在喊渴,粮食与水资源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同样干旱也已成为我国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发掘种质,拿下旱稻,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缓解水资源安全的重大国家需求。
牵住 评价体系这个“牛鼻”
国际水稻所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便开始了水稻抗旱育种研究,然而进展并不大。究其原因,缺乏鉴定标准,缺乏抗旱种质。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抗旱性鉴定技术体系,挖掘抗旱资源,已成为这一科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2000年,我国启动了国家旱稻区域试验。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在国家863计划、上海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及美国洛克菲勒基金等资助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一步一步缩小着这个领域中与前沿的距离,终于站到了世界的前列。
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博士介绍说,国际上规定,抗旱评价必须针对整个植株或植物群落在田间进行,也就是必须有科学的水份控制条件。因此,他们的攻关始终牵住了这个“牛鼻”。目前,科学家们已在大田基础上建成了既能防雨,又能实现科学的土壤水份管理的抗旱鉴定设施,并形成了“土壤水份梯度鉴定法”的技术体系。这一设施可在一块田内同时完成从水份充足到缺水干旱的水份梯度处理,对植物群进行全生育期的水份控制,从而实现了在田间条件下对水稻抗旱性作准确评价。正是这项技术,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目前,这一体系在承担着国家旱稻区域试验抗旱性鉴定同时,已承担起国际节水稻区域试验的抗旱性鉴定。
攻关 拿下旱稻造福人类
土壤水份梯度鉴定法,同时也为我国旱稻的育种研究建立了技术平台,并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在这一平台上:科学家们已从丰富的稻种资源中,鉴定评价筛选出了86份节水抗旱种质,其中12份为首次发现的抗旱性资源,中旱1号被评为国家一级优异种质;构建了抗旱群体,定位了大批有利基因;向国内各科研单位提供了1000多份抗旱资源,广泛应用于我国的旱稻育种研究,并已获得大量有希望的育种材料。
本项目育成的中旱3号在成为国内首批通过的国审品种后,推广地区覆盖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西南地区、产量比国内大面积推广的巴西旱稻增产10%以上,在节水50%的情况下,达到了亩产400公斤。2004年通过国审的沪旱3号,不仅抗旱性进一步提高,达到最高抗旱级1级,而且是粳型稻,吃口更为软糯。旱稻的栽培,不需淹水,也就不排放甲烷,大大减少排放污染;在坡耕地种植,减少泥沙流失率达64~73%,有效地保护了水土。
旱稻,在节水同时,为人类创造了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