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走向大洋第一战对手的选择问题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拥有了走向远洋的装备、舰队编成和思想,就是完成了中国海军走向大洋的“纸上谈兵”阶段。这一阶段完成得充分和扎实,就给远洋海军的建设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但有了装备与理论,不是拿来摆设的,是拿来用的,最终目的是用来实现海上军事威慑,甚至是海上战争的。这就非常强调组建后的远洋舰队所拥有的实战经验。这类经验可以通过本国军演和跨国联合军演来获得。但其实最直接和最实用的,还是通过真正的海战来获得,虽然战争总是不受欢迎的,但也总是难以避免的。而对于战争中的对手,主动选择要比被动接受来得明智,因为主动选择意味着打的是有准备的仗,意味着胜的几率要大于败的几率。当然这种选择就真得考验中国海军“知己知彼”的本事了。

回顾世界上的海洋强国崛起的历史:英国全歼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开始了称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国”旅程;德国的“海军强国梦”因对手是强大的英国而屡屡破碎;美国人在亚太地区海域击败西班牙舰队,开始了新殖民主义的实践;日本,不用说了,先消灭中国北洋水师,接着击败俄国两大舰队,奠定了海上强国的基础。所以说我很赞同Sherlok的说法,任何国家要成为海上强国,都必须在自身海军壮大的过程中,认真而谨慎的选择对手,基本遵循由弱至强的原则,一开始就热血沸腾直奔强敌而去的做法是不折不扣的自杀。德国海军就是很好的例证,两次大战里,他都选择了当时海上的最强国——英国,结果呢?

所以,中国海军即便在装备上已经初步达到了组建远洋舰队的标准,或者说实力起码已经达到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标准了,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第一战的对手,仍然不能锁定为日本。当然更不能锁定为美国了。因为日本与美国都是历史悠久的海上强国,就算装备与之相若,中国的海上作战战略战术思想与现代化海战的实战经验,却是远远比不上日美的,这就可能出现,中国海军本来在装备上就不存在优势,而战法上简直就是劣势,那么怎么打,是不是会令中国的远洋舰队夭折?更何况最致命的是,中国面临的形势,还不能等到有了确定胜过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装备后,再组建远洋舰队。所以届时中国组建的远洋舰队,很可能面临着装备和战法都不如日美的窘境,所以走向大洋第一战的对手绝对不能主动选择日美,甚至应该尽量避免与日美冲突。当然,台湾问题是一个潜在的变数。不过台海之战对海军的考验,要比对空军和二炮部队、两栖部队的考验小得多。

那么这个对手应该如何选择?首先应该是实力小于等于中国海军;其次是对其下手不会触及到美国等大国的直接利益,这就可以避免美国等大国的直接介入;再次,对手的实力不能太弱,否则根本起不到锻炼队伍,和扩大中国海军的威慑力作用;最后,战胜这个对手所获得的战果,必须是中国海军从此可以自由活动于某大洋,确立在某大洋的海上强国地位。所以说选择最后一个条件的对手,对中国海军走向大洋尤为重要。

所以按照上述标准来逐个排除,由北向南看,韩国因是美国的盟友,且中国也不应向其开战,而应予以拉拢,排除;日本、美国当然排除,理由如前;台湾排除,理由如前;东南亚国家,就算所有该地区国家联合对中国开战(可能性微乎其微),也不是中国的对手。且就算中国全胜,也只是将南海变成了自己的内海,达不到走向大洋的战略目的;澳大利亚,是美国的铁定盟友,对其开战必然引致美国甚至以美国为首的多国干预,排除。

这样,印度就出现在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第一战的视野。首先,就中印两国的综合国力来说,中国绝对占优;其次,中国的忠实盟友缅甸、巴基斯坦与中国一道对印度形成了铁钳合围的态势,中国对其海战可以借助盟国基地的配合夺取制空权;再次,按照目前中印两国的海军发展速度,中国可以在未来取得装备上的优势;第四,印度的比较坚定大国盟友是俄罗斯,而中国完全可能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令俄罗斯在两国交战时保持中立,至少是不对中国持军事上的敌对态度;最后,一旦战胜印度海军,中国可以取得印度洋海上强国的地位,可以护卫印度洋上的本国航线,同时扩大了南海海域的部分防御纵深。这样,中国海军就迈出了走向远洋的坚实的第一步。

同时,也应该看到与印度海军交手的劣势。首先,战场很可能在印度洋上,印度有地利;其次,俄罗斯的外交传统使人不能很确定其届时的态度,还有美国也在试图拉拢印度,外交上的斡旋至关重要;再次,保证中国海军取得装备优势对军费和技术的要求,中国能否予以保障;最后,印度向海洋大国进军的步伐比中国早很多,其海战经验和战术思想有相当积累。当然,最后的劣势也正是选择印度这个对手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样才能增加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经验。

两相比较,只能说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第一战对手选择印度,是优势略大于劣势,而且是在与周边国家相比较的大环境下,对中国最有利的选择。所以选择印度有相当风险,但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综上所述,并不是说中国海军今后一旦面临战争,对手就非得是印度,只是说其他的海战,都不能完全达到使中国海军真正走向大洋的战略目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