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规模装备歼十战机的必要性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歼十的目的在于替换,而不在于超越。毕竟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不是占领世界制空权,而是开战时有没有的用。

现在的空军,如果不开始准备大量装备歼十,那么一旦开战,单靠苏27/30的数量是不够支持的——引进机种即使国产化,但在战时的生产速度也难以适应战争的需要。而旧有的、可改良的歼七/歼八数量也并不多。所以如果没有大规模生产的准备,到时必然会出现无机可用、无机可守的局面。而强行使用落后机种遂行任务,不但会导致损失率的大幅上升,更会严重影响军队的士气。

并且,即使成规模装备歼十,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一两年内就生产出一千几百架,必然是分批量的生产与装备,所以成规模装备与保持更新上并没有本质的矛盾——一边生产一边利用在已装备上发现的问题进行改型,这是世界空军所通用的做法,而我们也可以如此。

同时,不要忘记,歼十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架自研的三代机种。他的成规模装备可以全面提升中国空军的整体装备/战术/战略水平——毕竟我们多年来的主力甚至都只是一代机种。成规模的装备歼十可以使空军直接全面地接触、了解三代机,并以此来全面制定新的战斗、保养、机场条令——而这是少量引进机种所不能带来得。

所以,成规模装备歼十所带来得,决不仅仅是装备上的更新,更是空军思想与体制的更新,以及整体队伍的锻炼。

另外,作为中国第一架自研的三代机,歼十的地位可以说是未来中国军机的基础。而现代飞机是一个整合系统,作为一个整合系统来说,如果没有经过成规模装备的考验,他的种种优劣是无法完全体现的,他的研制/生产队伍也不能说是成熟的。而在这种不成熟的基础上去研发的所谓更先进飞机,也必然会走更多的弯路。

所以,歼十的大规模装备,决不仅仅是歼十这一种机型的成熟,更是在为未来中国飞机的腾飞奠定基础——因为他的成规模装备将全面锻炼整个军工体系,为出现断代的研究系统培养人才!同时,在这成规模装备的过程中,整个的军工系统也将随之进行全面的更新,从而使我们的军工体系与三代机正式接轨。即使将来更先进的飞机诞生,退役的歼十依然可以出口甚至以军援的形式为国家谋取利益。

当然,有人会说,仅仅为了这些目标就全面装备一种并不先进的机种是得不偿失的话,那么就个人以为与其空等更先进的飞机从纸上诞生,倒不如立刻就以一种可装备的比较先进的飞机来为他奠定基础——军工生产标准、机场建设标准、飞行战术标准等等。因为我们空军现在的整体状况还停留在适应一/二代机的标准上。这种情况不改变,那么即使我们有了最先进的飞机,也依然无法大规模装备!坐等是等不来最先进的。

是的,大规模装备歼十会使我们多付出许多。但我们得到的会更多!这就是学费。因为我们落后,所以我们就必须要付出更多。但是,平时交学费,却要好过战时淌血泪!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