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中国051C的改进:仿“伯克”级051防空驱逐舰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不久前大连几乎同时建造了两艘导弹驱逐舰,据说是115舰沈阳号与116舰石家庄号。

据石家庄电视台报道,在大连建造中的116号新型驱舰已被命名为“石家庄”号,展示的模型表示军方称此型为“中华俄盾新型导弹驱逐舰”,模型上也清楚的显示了该型的垂发导弹的布局和数量。

“中华俄盾新型导弹驱逐舰”这个名字太绕口了,因为051C是专用舰队防空驱逐舰,装备了升级版的“光荣”级巡洋舰的防空导弹系统:俄制里夫-M防空导弹系统和30N6E型相控阵雷达。本人喜欢叫他“光荣”级051C导弹驱逐舰。

051C型是中国海军的第一种专用舰队防空驱逐舰,设计概念类似美国DDG-51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总数为48枚SA-N-6导弹装载在大型旋转式垂直发射系统(VLS)中。其舰体外形类似051B型(旅海级)导弹驱逐舰,可能排水量更大一些。舰艇的准确动力装置安排是未知的,但是乌克兰制造的燃气轮机是可能的选项之一。

☆“中华俄制神盾”是实验舰?

在对051C驱逐舰战斗机进行充分肯定的同时,海军军事评论家也认为051C驱逐舰仍带有浓厚的实验性质。《简氏防务周刊》认为,中国近年来新下水了一系列新型舰艇,但是这些众多不同型号的战舰每型一般不超过2艘。这种多型号少数量的做法表示中国海军仍在逐步消化吸收引进或自行研发的新技术。由于军费有限,以及中国科技发展现状的约束,中国海军不可能成批装备世界一流水平的军舰。为此,中国海军采用了小步快跑,逐步改进的策略。下水的每一艘新型舰艇都担负着一定的科研和试验任务。此外,中国一贯十分重视武器装备的国产化,特别是重要武器装备。对于中国目前的主力战舰――驱逐舰,海军自然更倾向于国产化高和先进的技术或装备。但是消化吸收引进的新技术需要一个时间周期,而同时海军又急需新型舰艇满足战斗力提升的需要。这样就出现了中国海军近年来服役的多种新型战舰上都只上马了一部分的新型技术(每艘舰艇均不相同),而成熟可K的装备仍占主导地位。这就可以解释中国海军同时期建造和服役的舰艇却采用了不同型号的导弹和电子装备。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简氏防务周刊》认为,051C防空驱逐舰是中国海军更先进舰型研制建造前的过渡型号,一方面验证区域防空概念,一方面实验新的技术装备。为未来新型防空驱逐舰的研制积累技术和经验。

115舰有两个缺点:

第一:里夫-M舰载防空系统配套的火控雷达是相控阵体制的30N6E型目标截获雷达,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同时引导12枚导弹拦截120度扇面内的6个空中目标。这说明他不是四面相控阵雷达,不具备四面立体防空功能,只是完善成熟的面防空系统。与052C防空驱逐舰170舰相比,“光荣”级巡洋舰的防空导弹系统已经有二十多年的使用经验了,是完善成熟的面防空系统。可052C防空驱逐舰170舰的四面相控阵雷达固然不成熟但毕竟是国产的。连俄罗斯人自己都说:“苏装备逻辑政策祥解:外销武器猴型化”,外销武器都进行了弱化.......

第二:弹弹太少。115舰有一个伟大的牺牲,由于其舰体较小而里夫-M舰空导弹的个太大,装不了多少弹弹,索性机库也不要了,用其空间装载更多的舰空导弹。即便是这样,由于其空间太少,也没装下太多的导弹。如果170舰牺牲机库的话将会装载更多的舰空导弹。

以上两个缺点在目前看来不算是缺点.中国现在还不是蓝水海军,115舰沈阳号与116舰石家庄号两舰在黄海东海的近海作战中足够用了。在黄海东海的近海作战中,只会面对一个方向,而背后是中国大陆,面防御防空系统足够用了。但是如果对方的潜艇绕到舰队的后方发射潜射反舰导弹就不好说了。可是这种几率很小,但是中国的岸基反潜力量(运八反潜机)和海上反潜力量一定要加倍努力啊!

网友jiarety说051C不是实验舰,而是一种利用现稳定平台快速形成战斗力的做法。如果051C想真正提高自己的作战能力,不用考虑弹量,加强他的搜索能力和与其他平台信息共享的能力就可以了。

本人必须承认但051C的舰体十分成熟(051B型(旅海级)导弹驱逐舰167已经服役十年了,他的舰体改进磨合一定成熟了)。与052C防空驱逐舰170舰相比,“光荣”级巡洋舰的防空导弹系统(俄制里夫-M防空导弹系统和30N6E型相控阵雷达)已经有二十多年的使用经验了,是完善成熟的面防空系统。051C不是实验舰,而是一种利用现稳定平台快速形成战斗力的做法。

网友jiarety说:“如果051C想真正提高自己的作战能力,不用考虑弹量,加强他的搜索能力和与其他平台信息共享的能力就可以了。”可这有可能只是理论。

理论上052C防空驱逐舰前面的“顶板”对空搜索雷达(168舰的空中搜索雷达是俄国MAE-5(北约代号:“顶板”)3D立体空中搜索雷达,在E/H波段操作。雷达最大发现飞机距离230公里和对掠海导弹距离50公里。)和后面的“顶罩”雷达(相控阵体制的30N6E型目标截获雷达,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同时引导12枚导弹拦截120度扇面内的6个空中目标)结合起来可以360度的全方位扫描,可发现目标不等于能拦截目标。拦截目标还只能靠“顶罩”雷达指挥控制里夫-M舰载防空系统。因此是完善成熟的面防空系统,这点连“光荣”级巡洋舰也没解决好(由于“顶盖”雷达有着天线扫瞄角度的限制,因此,与“宙斯盾”系统的360度覆盖面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技术差距,再加上“光荣”级上仅配备一座“顶盖”雷达,使其只能管制SA-N-6导弹同时攻击6个空中目标,防空战斗能力不仅不及美国“宙斯盾”巡洋舰、“宙斯盾”驱逐舰......《世界航空航天博览》粤儒)。

里夫-M舰载防空系统配套的火控雷达是相控阵体制的30N6E型目标截获雷达,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同时引导12枚导弹拦截120度扇面内的6个空中目标。这说明他不是四面相控阵雷达,不具备四面立体防空功能,只是完善成熟的面防空系统。

可115舰与116舰双舰编队,就能同时引导24枚导弹拦截240度扇面内的12个空中目标。至少本人是这么想的。AF2000是初级军事发烧友,这种简单的计算逻辑理论在现实中可行吗?请专家指导。

海外军事评论家普遍认为051C的建造和未来的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远洋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报道,中国海军正在实施为期50年分3个阶段的现代化计划,最终形成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远洋舰队。《汉和防务评论》称,中国海军的作战区域,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主要将是第一岛链和沿该岛链的外沿海区,以及岛链以内的黄海、东海、南海海区。随着经济力量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增强,海军力量进一步壮大,中国的作战海区将逐步扩大到太平洋北部至第二岛链。

中国海军向蓝水海军方向发展,就必须有更好的区域防空舰,里夫-M舰载防空系统配套的30N6E型目标截获雷达120度的扇面防空系统显然在未来不能满足中国海军发展需要。“宙斯盾”系统的360度覆盖面的相控阵雷达系统才是发展趋势。

把“顶罩”雷达(相控阵体制的30N6E型目标截获雷达)改造成4面相控阵雷达吗?没必要。那是一堆电子管晶体管的事物,在俄国思维的整和下形成的成熟可靠的雷达,并非中国想改就改的。俄罗斯已经有4阵面“天空哨”三坐标相控阵雷达了,太大了,驱逐舰用不上。对于“顶罩”雷达,我们可以应用和借鉴,但绝没有改造的理由。

里夫-M舰载防空系统配套的火控雷达是相控阵体制的30N6E型目标截获雷达,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同时引导12枚导弹拦截120度扇面内的6个空中目标。这说明他不是四面相控阵雷达,不具备四面立体防空功能,只是完善成熟的面防空系统。与052C防空驱逐舰170舰相比,“光荣”级巡洋舰的防空导弹系统已经有二十多年的使用经验了,是完善成熟的面防空系统。可052C防空驱逐舰170舰的四面相控阵雷达固然不成熟但毕竟是国产的。我希望在应用和借鉴“顶罩”雷达的基础上改进和升级170舰的四面相控阵雷达。

170号上的电子设备主要是一套中国自行研制的“板砖”相控阵雷达系统,布置方式类似于美日的阿利.伯克级和金刚级驱逐舰,是继美、俄、荷、日之后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该系统由4面雷达发射面成四边形安装在舰桥的四个方向上,雷达搜索距离在450-500公里之内,工作模式为有源式,外形为箱体,通过前后左右四个面固定安装起来,以格栅固定。波段为主动的s波段,阵面于舰体侧切平面结合成的角度为80度左右,总重在1.25~1.3吨左右。

阿利.伯克“宙斯盾”系统的核心是SPY—lD相控阵雷达,它的天线由四块八角形的固定式辐射阵面所构成,其先进之处在于它探测、跟踪空中、水面目标时,向周围360’扫瞄不是通过天线的机械转动,而是借助计算机对各固定天线阵面上的发射单元进行360‘的相位控制,实现所谓“电扫瞄”,不仅扫瞄速度快、数据率高、精度高,而且一部雷达具有探测、跟踪、对导弹进行指令制导等多种功能,可以同时搜索和跟踪上百个空中和水面目标;雷达的J:作参数可以迅速变换,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还能消除海面杂波的干扰影响,可行效地探测到紧贴海面飞行目标的踪迹,该舰除重点提高稳性和强度以外。还在增强攻击力、提高生命力、改持通航性、降低估号特征等pq个方面达到新的水平。对陆、防空、反舰和反潜等方面的攻击力,本舰较之美国原有驱逐舰有突破性的提高。而170舰的四面相控阵雷达与“宙斯盾”系统相似,固然不太成熟但却是未来防空舰雷达的发展方向。

我希望在两三年以后暨170舰服役五年之后,中国的第二代四面相控阵雷达能够研??是对051C的改进--“伯克”级051防空驱逐舰。

在051C的舰体上取消“顶罩”雷达(相控阵体制的30N6E型目标截获雷达),换装中国的第二代四面相控阵雷达,位置在051C的舰岛上。当时外国军事评论家就说170舰的四面相控阵雷达的位置太低,要是放的高些会“看”的更远。现在把四面相控阵雷达放在051C的舰岛的桅杆上,位置就高了,雷达搜索距离会更远(他的样子很象韩国未来的KDX3“宙斯盾”驱逐舰)。这样以来就把引导反舰导弹攻击的音乐台雷达的位置给占了,因此希望那时的第二代四面相控阵雷达也能够引导反舰导弹对攻舰击。

在051C的舰体后部“顶罩”雷达取消了,留下了许多空间,但不要再加机库了,还是装里夫-M舰载防空导弹吧(里夫防空导弹系统是陆基S-300PMU的舰射型SA-N-6的北约代号是(“雷鸣”(Grumble))),不过那时的里夫-M舰载防空导弹一定要听从四面相控阵雷达的指挥呦。

在051C的舰体后部“顶罩”雷达的位置再加装4个发射单元。这样舰体后方就有8座8联装发射器,加上051C舰岛前面的两个8联装发射器一共就有10座8联装发射器了,可以装载80枚里夫-M舰载防空导弹了,其载弹量和抗饱和攻击力将显著增强,和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相差无几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