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美国空军制导武器使用纪实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阿弗洛狄特”行动始末--二战美国制导武器使用纪实

1944年夏,英国东部的人们早已习惯了隆隆作响的战机声,即便是传来爆炸声或远处升起浓烟在当地也算不上稀罕事。然而,8月4日这天下午,一架并不起眼的B-17轰炸机坠入当地森林后却传来了一声骇人巨响。尽管有成片的橡树阻挡,但距离爆炸地点相当远的三个马路工人竟然因爆炸声失去了听力。闻讯赶来的村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轰炸机坠毁地点出现了一个直径30米的大坑,周围60米处的大橡树都被放倒在地。硕大的轰炸机除了几个尚能辨认的发动机气缸,只剩下了零星几块碎片。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当地英国人也是见过世面的。谁都看出,普通的B-17就算满载炸弹(4000磅)触地也决不会留下如此大场面。然而,关于这次离奇坠机事件的真相要到战争结束后近二十年才得以零星披露。

二战美国空军的B-17轰炸机

⊙ 二战末期的制导武器之争

1944年8月初的大爆炸其实是盟军尝试制导武器的一次大规模实战行动,此次绝密行动代号还颇有几份情调——“阿弗洛狄特”(希腊爱神)。然而,此项它所针对的目标却毫无浪漫可言。1944年6月13日,德军首次从法国加莱发射数十枚V-1导弹。尽管V-1严格说来并非第一件“制导武器”,但该型武器得以成功大规模量产并投入实战还是让盟军震惊。

说起德军在战争后期加紧研制的新武器,盟军其实早有所觉察。加莱等地可疑的发射阵地也早已在盟军掌控之中。早在1943年中,盟军就把摧毁V型导弹发射场地列为首要目标之一。为此,盟军专门制定了两个轰炸行动:“海德拉”行动和“十字弓”行动。根据盟军方面的统计,自1943年8月至1945年3月,盟军轰炸机共对德军可疑发射阵地发动68913架次轰炸,投弹122133吨。英国皇家空军甚至还动用了后来以炸沉“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而闻名的12000磅“高个男孩”(Tall-boy)特种航弹。尽管如此,轰炸显然未能阻止德军的部署行动。

6月15日,德军在第二波攻击中一气发射了294枚V-1飞弹,其中244枚直扑伦敦,另外50枚飞向南安普顿。144枚V-1越过海峡,最终有73枚落进了伦敦城。由此开始一直到7月21日,德军共发射4059枚V型飞弹,3045枚打到了目标,造成3875人死亡,24960人受伤。虽然损失说不上太严重,但战争打到这个份上,英国人的神经的确有点撑不住了。这些嗡嗡作响的V弹时而落入居民区,时而又能炸中盟军司令部。谁也搞不准到底下一枚又会落到谁头上。这种滋味远比大轰炸难熬。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得意洋洋地宣称,这种秘密武器最终被定为V型飞弹(原名Fi103)完全出自他的创意,英国人想用V字表示胜利;在戈培尔这里,V字代表着“复仇”(Vergeltungswaffe Einz)。同样精于玩弄文字的丘吉尔首相则斥之为“doodlebug”,此语出自一个爱尔兰飞行员,据说此公家乡有一种臭虫飞行的声响和V弹颇有几分相似。

B-17的遥控机改进型:BQ-7。飞行员要从装满炸药的飞机中跳伞逃生实在是令人紧张

然而,盟军非常明白,光打嘴仗没有用。尽管盟军此时已在诺曼底登陆成功,但德国人在这个节骨眼上抛过来的秘密武器表明,战争胜负如何眼下还真的还很难说。美陆军航空兵指挥官卡尔·斯巴兹将军得到命令,使用一切手段炸平发射场。这道命令着实让斯巴兹犯了难。传统轰炸方法早已试过,看来只能试试特殊手段了。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制导武器似乎只是处于劣势的德国人祭出来的翻盘法宝。事实上,美军对此类特殊武器早有了浓厚兴趣。美国陆军和海军自1940年起都启动了制导武器研发计划,比如“炸弹滑翔器”(BG)系列、“滑翔炸弹”(GB)和“垂直炸弹”(VB)系统等等。美军的“滑翔炸弹”类似于德军的Hs-293A制导炸弹,初期研制于1940年至1941年即已展开。1944年初,美陆航第八航空队曾在轰炸德国科隆时少量试用。其后期型还使用了红外制导、主动雷达寻的和电视成像等多种制导方式。与“滑翔炸弹”相比,美军的“垂直炸弹”系统的技术更为成熟。该型制导炸弹的研发早在1942年即已开始,它非常类似于德军的弗里茨-X炸弹。其基本结构是在一枚M-44 450公斤标准航弹上加装陀螺稳定系统的尾翼组件、一副活动舵面和曳光指示剂。由于这种炸弹只能左右调整方位,所以又被称为阿松(AZON)炸弹(azimuth only的缩略语)。

上两张图GB-4电视制导炸弹在当时所谓高技术装备中颇具代表性。最下图是阿松制导炸弹细部特军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后来被称为“灵巧炸弹之父”的阿松炸弹在当时很不受欢迎,原因是这种炸弹不能“发射后不用管”,操作员必须控制炸弹炸中目标方可允许载机摆脱敌军防空火力。对于这种增加风险的货色,轰炸机部队自然兴趣不大。

然而,由于盟军在常规战略轰炸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加上技术上难以突破等多种原因,美军在1944年时还拿不出任何一种能可靠用于实战的制式制导武器。迫于形势,陆军航空兵内部有人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即使用现成的制导系统,摇控装满炸药的轰炸机去攻击V弹发射阵地。这个方案既能解决精确度,又能保证轰炸有足够的威力。

这个大胆构想的发明人已无从考证,其可靠性即无人质疑,也没人敢打保票。但斯巴兹将军决定冒险一搏。1944年6月20日,斯巴兹正式将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心腹——第8航空队指挥官杜立特将军。6天后,“阿弗洛狄特”行动正式启动。

GB-4投弹场景,其载机B-17,一次挂两枚

⊙ 仓促拼凑的秘密武器

“阿弗洛狄特”行动多少体现了美军在战时临时编组,善于凑合的特点。第8航空队手头有的是因作战疲劳而停飞的B-17轰炸机,后者自然就成了执行自杀攻击任务的首选机型。在美国负责阿松炸弹制导系统的专家亨利·兰德少校奉命直飞英国伯顿伍德,3个曾接受过此系炸弹训练的机组人员也被集中到博文登。几乎与此同时,第8航空队第3轰炸机师开始征召志愿飞行员和无线电操作手,并没有证据表明,飞行员们对这项秘密危险任务有特殊兴趣。一队看似非常普通的轰炸机组人员最终出现在了霍宁顿航空站,10架B-17F/G轰炸机的改装工作已在该基地紧张进行之中。工程人员起初认为,既然是搞自杀式袭击,那么只要让轰炸机能飞起来就行了。诸如防护装甲、机枪、氧气设备、投弹系统甚至副驾座位统统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自动驾驶仪、两副阿松炸弹无线电制导接收系统和近十吨铝末混合高爆炸药(7吨固定在弹仓,3吨塞在机身前段)。

B-17改装后的新编号被称为BQ-7摇控轰炸机,大家更习惯叫它“孩子”。技术人员为之设计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两名机组人员(驾驶员和机电师)以正常方式驾驶BQ-7起飞并升至一定高度,然后将机头对向目标方向,启动遥控/自动驾驶设备,安装炸药引信,待一切准备就绪后跳伞。另一架由B-17或B-24改进而成的CQ-4空中控制机负责控制“孩子”继续飞行。为保障此类绝密攻击行动,美军还在攻击编队中安排了护航战斗机、气象机和通信中继接力机。最初的BQ-7还曾装有两台电视摄像机,一台用于监视仪表,另一台指向飞行线路,所有电视信号都会被传回控制机,用于实时监视攻击进度。

从理论上讲,BQ-7的技术思路并不复杂。但飞行员们在试飞过程中首先发现B-17机身上唯一可供逃生的舱口盖过于狭小,不便快速跳伞。技术人员只得在机身上方扩大开口并加装降低风速的风档。紧接着,大家又发现,轰炸机也不是越轻越好。由于机体配重比发生变化,BQ-7的飞行姿态极为古怪,即使是熟悉B-17轰炸机的机组人员也得重新适应。1944年7月1日,首批BQ-7到达博文顿,入选志愿飞行员也集中在此地接受复训。好在阿松制导系统的稳定表现令人鼓舞。所有飞行人员都完成了25小时适应训练,然而,对于这样一种新式武器,试验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在试验最后时刻,英国皇家空军建议“阿弗洛狄特”行动部队转场至伍德布利奇基地。这是皇家空军的应急备降机场,平时较少使用,而且跑道更长。但当詹姆斯·特纳中校于7月7日率领着10架BQ-7、3架B-24“解放者”先导控制机匆匆降落在伍德布利奇之后,大家才发现这种安排并不如意:这10架BQ-7中有9架填了近十吨炸药,还有1架则装着同样重量的汽油弹。这些巨型炸弹只能被分散隐蔽在树从之间。请不要忘记这里是备降机场!大凡来此的都是快要失去控制的战机。哪怕只要是一次误撞都会酿成重大灾难。仅仅过了五天,行动部队再次转场,前往更偏远的费斯菲尔德基地。那里是美第8航空队的集结机场,平时没有战备值勤部队。为支援完成任务,第388轰炸机大队所属560轰炸机中队地勤人员于8月也进驻基地。与此同时,美国海军也加入了行动,一支由反潜巡逻机中队志愿人员组成的第1特种航空队(SAU-1)由英国西南部的敦克斯维尔赶来。他们带来了美国海军准备在太平洋战场使用的BQ-8。

美海军VB-110中队军官合影

BQ-8的作战原理与BQ-7基本相同。但其控制机使用的是PV-1文图拉轰炸机,“孩子”则选用了更适合太平洋战场的PB4Y-1(即B-24D)。它携带的同样是铝末混合炸弹,但装药量比BQ-7略大,达到11300公斤。但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控制方式更为复杂,攻击机上携带的电视摄像机必须首先把图像发到一架B-17中继机,然后才传回轰炸机。

⊙ 目标:V-1发射场

8月4日午后,首批两架BQ-7以5分钟间隔相继由费斯菲尔德升空,45分钟前,两架控制机(B-17和B-24)也已经升空至指定空域。由此“阿弗洛狄特”行动正式进入实战。由于无线电频率限制,控制母机一次最多只能引导两个“孩子”。技术人员认为这并不要紧,控制机完全可以在完成一个波次后返回继续引导下一波次,只要有一枚成功,“孩子”就会被引向目标收拾残局。

首波“孩子”顺利升至2000英尺指定高度,控制机也已在2万英尺高度取得预设观察位置。机身上半部分已被全部涂成白色,“孩子”在空中清晰可见。无线电控制试验进展顺利。前方的蚊式观察机发回了目标上空气象状况:一切正常。

当第一架“孩子”将要飞越奥福德岬时,两名飞行员跳出了飞机。在无线电指令下,这架无人驾驶轰炸机(B-17F改型,编号42-30342)顺利飞过海峡。首次攻击的V-1发射场设在一处棉花地,眼看着轰炸机将要冲向目标时,控制人员突然发现高度控制仪传来的数据出现紊乱,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架“孩子”失控坠毁在法国格拉夫林西北方的一处空场。爆炸后的飞机碎片覆盖了周围5公里。根据事后研判,攻击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德军一发高射炮弹误打误撞,破坏了控制系统。但在当时,现场的行动人员可没工夫瞎猜。因为第二架“孩子”也出现了状况。机组人员发现只要转到无线电控制模式,这架BQ-7就会轻度仰起机头。机组人员修正了三次无效,填满了炸药的轰炸机反而剧烈抖动起来。无线电操作员侥幸跳伞逃生。但倒霉的驾驶员约翰·费舍尔上尉刚刚挣扎跳出机舱,飞机就触地爆炸了。大爆炸留下的弹坑至今仍保留在当地。

尽管出师不利,4日下午第二波攻击仍按照预定计划实施。引导机返回基地,接收两架新“孩子”。第二波攻击的目标是位于维泽耐和明莫埃斯克两地的发射阵地。攻击维泽耐的“孩子”首先遭遇到低空云层,因视野受到干扰,控制员忙中出错,输错了高度数据。轰炸机越过目标区后坠地爆炸。至于第二架“孩子”,没有材料提到它的下落,但它显然也没有击中目标。这天当地德军没有报告任何特殊情况。德军高炮部队声称击落了数架B-17,而且这些飞机飞行轨迹颇为古怪。坠机现场也非常奇特,弹坑硕大,却找不到机组人员的踪影,就连大块的残片都没有。尽管如此,德军压根没往特种武器上想。

美国海军研发的BQ-8系统采用B-24D“解放者”轰炸机

8月6日,行动人员实施了第二次攻击行动。整个行动过程与首次攻击非常相似。控制机在4572米高空顺利完成了各种测试,此后轰炸机在接近法国海岸线之前,两架轰炸机相继失控坠海,原因不明。所幸两队机组人员均安全脱险。

至此,行动人员对双阿松制导系统算是彻底失却了信心,有消息称美国内已经研制出更可靠的卡斯托尔(Castor)制导系统。但换装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陆军第8航空队的制导攻击任务只得暂停了。

⊙ 肯尼迪家庭的初亡者

陆航行动的停滞让海军看到了出风头的机会。8月12日17时52分,美海军VB-110中队所属的一架PB4Y-1(编号32271)起飞升空。不知是否是有意安排,参加此次绝密行动的名人还真不少。驾驶这架PB4Y-1的飞行员是美驻英大使肯尼迪的长子、日后肯尼迪总统的哥哥——约瑟夫·肯尼迪中尉。他生于1915年7月28日,1942年完成飞行训练。此后他曾在波多黎各和中美洲等地执行相对轻松的飞艇巡逻任务。在本人强烈要求下,转飞B-24轰炸机并前往英国丹佛地区的敦克斯维尔基地参战。根据肯尼迪的参战纪录,他本已完成正常30次作战任务,但他竭力游说机组成员又多飞了10次战斗任务。这还不够,他又主动请战,要求参加中队绝密试验任务。他的副驾是1909年生的威尔福德·J·威利中尉。此公1933年就已加入海军,因精通电气技术被选入海军绝密武器试验计划。这也是他首次参加实战行动。

起飞一切正常,肯尼迪顺利地将轰炸机升至2000英尺指定高度。在萨福克-哈尔沃斯上空,行动机群开始编队。参加此次任务的还有2架PV-1控制机、1 架P-38照相机、4架第20战斗机大队的野马护航战斗机、1架B-17,美陆航第25轰炸机大队照相机中队所属的2架蚊式战斗机也临空观察整个行动过程。罗斯福总统之子埃略特·罗斯福上校就拿着他的照相机坐在蚊式战斗机中,准备纪录这一历史性时刻。海军方面之所以劳师动众的一个原因是这次攻击的目标是明莫埃斯克附近的V3超级大炮阵地。有传言称这门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超级大炮将直接轰击伦敦,因此盟军必须抢在它开火之前摧毁之。

机群离开哈尔沃斯后,威利按照预定指令将电路转为无线电控制。肯尼迪发出“抗荷服”(Zoot suit)电码,意思是自动驾驶仪器正常。接着威利发出“布洛克”(Block)电码,这说明机头电视摄像机开始工作。此后两名机组成员要做的就是等待机会跳伞逃生。

PV-1文图星巡逻轰炸机

负责接应机组乘员的B-17轰炸机恰好在PB4Y-1上方保持观察。负责指挥现场行动的福洛斯特中校命令战机转向,准备接应跳伞人员。根据机组乘员的回忆,大家还可以清楚地看见机头部位的肯尼迪和前舱的威利。虽然此时负责接收肯尼迪这架轰炸机电视信号的主控制机无法收到清晰的图像,但丹姆雷恩中尉驾驶的备用控制机收到的图像不错。此时距离最终撞击目标还有40分钟,现场气氛并不紧张。

仅仅两分钟后,18时20分,机队飞临纽丁莱特伍德上空,空中忽然传来两声巨响。只见这架PB4Y-1在空中化为一团火球。轰炸机爆炸后的残片散落在长3英里、宽2英里的空场,中心地带3公里范围起火,纽丁莱特伍德森林数以百计大树被炸倒,距离爆点16英里处的建筑物都出现了破坏。所幸地面没有人员伤亡。但肯尼迪和威利的遗体根本无从寻找。调查人员认为意外爆炸的原因很可能是电气元件失灵,提前引爆连接炸弹的MK9引信!肯尼迪中尉被追授海军十字勋章和航空奖章,但出于保密原因,海军部在致肯尼迪大使的信中对其子死亡的真实情况只字未提,整个行动直到1966年才解密,机组成员的姓名直到1970年才公布于众。

⊙ 短命的“蝙蝠”

BQ-7/8的相继失利令美军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这两种所谓制导武器显然都有待改进。但任务不等人。无奈之下,美军决定试用GB-4型蝙蝠制导炸弹。

GB-4属于美军研发的“滑翔炸弹”系统制式装备。项目编号MX-108(后曾更名为MX-618),其基本构架是一枚2000磅AN-M66型常规炸弹和一套滑翔构架,后者包括一副翼展3.66米的直翼和双联尾翼。该弹弹体下方装有一台AN/AXT-2电视摄像机和发射机(其研发者包括大名鼎鼎的现代电视之父——俄裔美国电气工程师弗拉基米尔·K·祖维斯基)。载机控制人员可通过该系统发回的电视图像并发出无线电修正指令,理论命中误差60米。

GB-4电视制导炸弹的最大问题也是表现不够稳定。无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英国的试验,GB-4的表现都很不错。所以当8月13日,第338轰炸机大队的B-17G(编号42-40043)挂载两枚GB-4起飞时,大家都对行动寄予了极大的希望。费斯菲尔德基地指挥官弗罗斯特上校亲自搭乘1架P-38现场观察。由于GB-4炸弹威力有限,攻击的目标被选定法国勒阿佛尔港。谁曾想,控制机上从未出现过故障的电视接收机现在却无法提供清晰的图像。操作人员尽了全力,但两枚炸弹均错过了目标,1枚落在了港口左侧,1枚越过了港口,偏差恰好都是1公里。一周后,美军再次使用GB-4轰炸位于拉帕利斯的U型潜艇基地。这次状况更多:第一枚刚刚投下,摄像机快门就卡了壳,操作人员再也没有收到这枚炸弹的图像。第二枚则在空中翻滚不止,失去了控制。8月26日,携带GB-4的B-17飞临荷兰艾姆伊登,这一次,盟军预定轰炸的工厂上空浓云密布,行动被迫取消。这也是GB-4的最后一次实战行动。此后不久,整个GB-4研发计划即告中止。

⊙ 挥之不去的厄运

9月,位于加莱的V型导弹阵地已被占领。盟军高层决定让尚未取得任务战果的“阿弗洛狄特”行动把目标转向位于赫尔戈兰的德军大型U型潜艇基地。这个目标紧跟海岸线,无须深入内陆,防空炮火的威胁相对较小。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军方也对BQ-7/8进行了新的改进。两种机型都加装了FM系统,BQ-7换装了AN/ARW-1型接收机,控制飞机则换装了配套的AN/ARW-18信号发射机。考虑到海峡地区能见度差异较大,BQ-7上还加装了尤里卡/利贝卡导航系统和烟幕发生器,其机身上半部分也换成了更醒目的黄色涂色。

9月3日,美海军的BQ-8率先恢复行动。这一次,操作人员控制着“孩子”准确炸中了一个小岛,炸点周围1公里的建筑均遭破坏。此次行动唯一的不足就是操作员过于紧张,错将赫尔戈兰旁边的一个小岛当作了目标。9月11日,美陆航的一架BQ-7卡斯托尔改型也冲向了赫尔戈兰。卡斯托尔制导系统的确有很大的改进,但仅仅在抵达目标前10秒,一枚高射炮弹直接命中BQ-7,后者坠落在距离海岸200米处爆炸。三天后,行动小组攻击了赫明斯腾德特的炼油厂,但两架BQ-7卡斯托尔改型因恶劣天气原因均未能命中目标。

第三三八轰炸机基地

10月15日、30日,盟国再次对赫尔戈兰发动两波攻击。攻击的效果只能用混乱来形容。两架“孩子”坠海,一架误炸了当地居民区。还有一架则飞进了瑞典边界,坠毁在特罗尔黑坦一处农场,而它的机组成员则跳伞降落在了丹麦。

尽管没有任何战果,盟军高层似乎对行动仍存侥幸心理。10月27日,行动部队得到指令将攻击目标转向德国腹地的工业中心。12月5日,行动部队受命攻击赫尔福德,然而,这一路上都是云层浓密,接近杜默西时,云层出现缺口。机组人员决定就此下降高度,寻求机会目标。一架“孩子”在引导下炸中了海尔德拉夫城南郊,另一架坠落在一片空地。在现场盘旋的蚊式侦察机飞行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此剧烈的冲撞竟然没有引爆这枚巨型炸弹。消息传回指挥部,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这些制导武器至今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反而是给德国人送过去一枚。蚊式侦察机立即接到指令务必用机枪引爆炸弹。但飞行员没能完成这个任务。好在不久又传来消息说,几位靠近搜查的德军士兵触动了某个机关,轰炸机被引爆。

这种令人担心的事件很快又重演。1945年元旦,最后2架BQ-7在攻击奥登堡电站时均被高炮击中。其中1架坠落在奥登堡西南数英里处后爆炸。但另一架却坠落在城郊空地,没有爆炸,护航飞机在混乱中也没有注意到它。这一次,德国空军专家赶到了现场,拆走了机上无线电设备和遥控导航系统。

⊙ 黯然收场

尽管“阿弗洛狄特”行动的整体进展差强人意,但美军高层仍不准备就此罢手。11月,美陆军战略航空兵司令部建议将行动部队迁往欧洲大陆,以方便攻击德占区纵深目标,但这一要求遭到了英国战时内阁的强烈反对。丘吉尔首相亲自出面表示了担扰。英方认为,以这种武器的准头,在人口稠密的欧洲腹地实施攻击行动,恐怕很难避免重大人员伤亡。这既可能激怒德国对伦敦施加报复,更有可能为盟军带来政治上的麻烦。英美高层指挥部就此问题的争执一直僵持不下。1945年3月29日,罗斯福总统亲自给丘吉尔发来电报,要求恢复使用BQ-7,对鲁尔工业区实施特种轰炸。丘吉尔则继续用娴熟的政治套话婉拒。这种分歧一直持续到罗斯福去世也未见分晓,但此时大战的结果已无悬念。盟军已不再需要什么精确制导武器了,“阿弗洛狄特”行动随之也渐被遗忘。随着核武器时代的到来,美军对所谓精确制导武器的兴趣就更低了。谁曾想,从越南战争中悄然重生的“灵巧炸弹”到海湾战争的战斧巡航导弹,世人再次把目光聚焦到常规制导武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或许正是因为在如今的精确打击行动中过于出彩,美军反而更不愿意谈及这段伤心往事。

摇控轰炸机战术数据

BQ-7BQ-8

机长22.78米20.22米

高5.82米5.46米

翼展31.64米33.53米

全重28600公斤29000公斤

飞行时速320公里/小时

升限11400米9100米

航程560公里3700 公里

发动机4台怀特R-4台帕拉特

1820-97型-惠特尼R-

1830-43型

单台功率1200马力1200马力

肯尼迪家族简介

1848年,有个叫帕特里克的爱尔兰人,因为当时席卷爱尔兰岛的饥荒,搭乘一条往来于大西洋两岸的货船,来到美国。他便是肯尼迪家族在美国的第一代先驱。他育有三女一子,男孩就叫帕特里克·约瑟夫。开酒吧的他帮助约翰·弗兰西斯·弗茨拉尔德,当上了马萨诸塞州议会的议员而积蓄了一大笔钱财。随后他又帮助儿子约瑟夫·帕特里克成为马萨诸塞州地区政府的银行监察官,后来又担任博立钢铁公司在昆西的造船厂厂长。1926年,他进军电影业,获利极丰,建立了肯尼迪家族“帝国”。他共生有四男五女,老大就是本文中的约瑟夫·肯尼迪中尉,其余三个儿子都步入政坛,成为显赫一时的政治人物,其中老二约翰先做参议员,后当总统,登上了美国政治的顶峰,在1963年被暗杀。老七罗伯特作过参议员,司法部长,在1968年参加总统竞选时遭到暗杀。最年轻的爱德华则是一名参议员。

如今罗伯特的11个孩子继承了肯尼迪家族的本色:爱出风头、爱运动、爱政治。老大凯瑟琳曾任马里兰州副州长,声望甚佳,但2002年竞选州长时失败。老二约瑟夫曾任参议员,后来致力于一个非营利组织,老三小罗伯特·肯尼迪颇具先父之风,曾表示有意竞选纽约州长。老八克里斯托弗目前正在经商,是家族中最会敛财的一个。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的三个孩子也都事业有成。32岁的帕特里克是来自罗得岛州的众议员,积极参与民主党事务角逐参议员的机会。□ 郭彩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